(数控编程技术作业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次作业
第1章 数控加工的编程基础
一、填空题
1、为了准确地判断数控机床的运动方向,特规定永远假设刀具相对于 坐标而运动。
2、目前,数控编程所采用的格式为 程序段格式。
3、用于编写程序段号码的字为 。
4、尺寸字U、V、W表示 坐标,A、B、C表示 坐标。
5、数控系统通常分为车削和铣削两种,用于车削的数控系统通常在系列号后加字母
。用于铣削的数控系统在系列号后加字母 。
二、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 ),不属于数控编程的基本步骤。
(A)分析图样、确定加工工艺过程 (B)数值计算
(C)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 (D)确定机床坐标系
2、程序校验与首件试切的作用是( )。
(A)检查机床是否正常
(B)提高加工质量
(C)检验参数是否正确
(D)检验程序是否正确及零件的加工精度是否满足图纸要求
3、数控编程时,应首先设定( )。
(A)机床原点 (B)工件坐标系
(C)机床坐标系 (D)固定参考点
三、判断题
1、数控加工的主程序号都是由O××××构成,而子程序由P××××构成。( )
2、M功能不能编程变化量(如尺寸、进给速度、主轴转速等),只能用于控制开关量(如冷却液开、关,主轴正、反转,程序结束等)。( )
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任何数控机床的指令代码必须严格遵守统一格式。( )
4、大部分代码都是非续效(非模态)代码。( )
四、简答题
1、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2、数控编程有哪些种类?分别适合什么场合?
3、什么是模态代码?什么是非模态代码?举例说明。
4、数控机床的运动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第2章 数控编程中的工艺分析
一、填空题
1、制定孔系加工时的刀具路径主要遵循 、 两种原则。
2、数控加工工艺文件包括 、 、 、
。
3、对工件进行车削时,若工件的直径为D(mm),则主轴转速n (r/min)与切削速度v(m/min)的关系表达式是 。
4、切削用量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二、选择题
1、加工内孔时,合理的工序是( )。
(A)钻-扩-铰 (B)粗镗-半精镗-精镗
(C)钻中心孔-钻底孔-粗镗-精镗 (D)钻-粗镗-铰。
2、铣削工件内腔时,一般采用立铣刀侧刃切削,铣刀的切入和切出应尽量( )。
(A)沿轮廓曲线内切圆方向 (B)任何方向
(C)沿轮廓切线方向 (D)沿轮廓法向
3、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加工路线,是编写程序的依据之一。下列叙述中( ),不属于确定加工路线时应遵循的原则。
(A)加工路线应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B)使数值计算简单,以减少编程工作量;
(C)应使加工路线最短,这样既可以减少程序短,又可以减少空刀时间;
(D)对于既有铣面又有镗孔的零件,可先铣面后镗孔。
4、制订加工方案的一般原则为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先内后外,程序段最少,( )及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A)走刀路线最短 (B)将复杂轮廓简化成简单轮廓
(C)将手工编程改成自动编程 (D)将空间曲线转化为平面曲线
5、选择粗基准时,重点考虑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 ),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置精度符合零件图要求。
(A)容易加工 (B)切削性能好
(C)进/退刀方便 (D)有足够的余量
6、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 ),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v。
(A)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B)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
(C)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D)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三、判断题
1、数控车床既可以按装夹顺序划分工序,又可以按粗、精加工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