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12.2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新人教版.docx
PAGE
课题2古代非洲与美洲
[必备学问·自主排查]
学问点一古代非洲文明
1.西非班图人
(1)文明: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驾驭了________技术。
(2)传播:班图人的活动区域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________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阿克苏姆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3.东非文明
(1)缘由:农业的进步、____________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
(2)概况
①政治: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国家。
②经济:以种植瓜果蔬菜的________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旺盛。
4.西非文明
(1)主要国家:8~15世纪,加纳、马里和________等国家先后兴起。
(2)马里:折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旺盛;________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3)桑海
①崛起与强盛: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
②强盛表现:实行中心集权,官吏干脆由国王任免;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气;兴建学校,激励文化发展。
③衰落:16世纪末,桑海因遭受外来入侵渐渐衰落。
5.南非津巴布韦
(1)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2)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
[温馨提示]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四周其他诸民族相互影响更明显。尼罗河上游的巨大沼泽地、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难以接近。相比于美洲,非洲被知晓、被开发要晚得多。
[易错提示]
东非一系列国家对外贸易发达,主要是环印度洋进行贸易,贸易品主要是手工业品;西非形成中心集权的国家,交替兴衰,多扩张,西非国家对外贸易发达,主要和北非国家、埃及进行贸易,贸易品主要是黄金。
[学问拓展]
融合发展的西非古国
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借助其有利的地理位置,限制过境商道,建立贸易中心和集散地,大力发展商业贸易,贸易中的丰厚利润为这些国家的强盛供应了重要的动力。然而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传统的农业和牧业并没因此而衰退,农业的基础地位依旧稳固。于是,商业贸易活动和传统文明所固有的农牧业生产相互融合,共同组成当地的经济生活。
学问点二古代美洲文明
1.前提:农业和贸易发展。
2.玛雅文明
(1)旺盛
①农业和城市国家: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②阶级关系: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③城市建筑精致。
④制造出精致的陶器。
⑤文化:独创了独特的文字,用困难的历法纪年,采纳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
(2)衰落: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3.阿兹特克文明
(1)兴起与鼎盛: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2)鼎盛表现
①地区与人口:鼎盛时期限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余万。
②政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驾驭军队;被折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
③经济:独创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④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全城水渠和道路犬牙交织,担当着城市的交通运输。
4.印加文明
(1)崛起与鼎盛
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
(2)鼎盛表现
①疆域与人口:疆域达到1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
②政治与统治: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全部;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政府编制了具体的人口调查表;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将折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
[温馨提示]
玉米是重要的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番茄也都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可可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烟草目前还拥有广泛的消费人群,奎宁等药物为各国医药界普遍运用。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今日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物质生活中不行或缺的物品。
[易错提示]
美洲社会的产生与发展与亚欧大陆人类社会主体相隔绝,使其文明成就尤为引人注目。美洲社会在缓慢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困难性和多样性。
[温馨提示]
印第安人修筑的神庙、道路、城墙、城市等,其遗址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关键实力·素养提升]
探究点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术前沿]
[史学新论]综观非洲和美洲的古代文明,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资本主义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前,非洲、美洲等地区虽然没有建立四大文明古国那样长久、完整和系统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