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难点50 无标志词时如何断句-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原卷版).doc

发布:2018-06-18约2.5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难点50 无标志词时如何断句 文言文断句有时没有标志词,怎么办?对此我们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完整与否,加强诵读,增强语感,这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 文言断句常用四步法: 1. 2.3.4. 1.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从句意看,本句论述的是乱亡之国的情况,故首先可排除A项,“自古乱亡之”断句有误;由“此势之然也”是个判断句可排除B项;“枢密使”是个官职名,不应断开,故可排除C项。 2.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宋 人 有 闵 其 苗 之 不 长 而 揠 之 者 芒 芒 然 归 谓 其 人 曰 今 日 病 矣 予 助 苗 长 矣 其 子 趋 而 往 视 之 苗 则 槁 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 【答案】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有……者”意为“有……的人”,所以“者”后应断开。“然”放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意为“……的样子”,“芒芒然”修饰“归”,是状语,所以“归”后应断开。“曰”是对话标志词,所以其后应断开。“矣”一般放在句末,是语气词,所以其后应断开。动词“驱”“视”的主语是“其子”,宾语是“之(苗)”,故“之”后应断开。 明辨句式解答断句题 1.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考生要明确特殊句式的标志,以便准确断句。 2.固定句式。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有“不亦……乎”“岂……乎”“安……哉”“何……为”等;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有“……何如……”“……孰与……”等;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有“一何”“何其”“直……耳”等。 未提供语境的文言断句解题法 1.关注对话。 2.关注虚词。 3.关注句式与结构。 4.疏通文意,检查核对。 (2018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善五言诗。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非及天下。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甚非孔子意。今夔四县岁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而于学无补也。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梦得尝为《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 开成初,复为太子宾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秩满,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七月卒,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 (取材于《新唐书·刘禹锡传》)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 引:引进,荐举 B.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率:大致,一般 C.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 贻:遗留 D.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 籍:登记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新辞以教巫祝 约以连兵大举 B.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 其险也若此 C.而不知养材之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