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市局二甲标准解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5.3.3有护理专项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培训及记录。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C】 1.有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新生儿病室护理质量专项考核标准,有培训。 2.有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有培训。 3.100%使用腕带识别新生儿身份。 4.新生儿室环境适宜,符合新生儿护理要求。 5.护士知晓质量与安全管理主要内容与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科室定期进行自查,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 2.职能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整改意见。 【A】符合“B”,并按照专项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有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释义参考】 新生儿室环境适宜,符合新生儿护理要求:按照《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2009年卫生部令第123号),第九条 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第三十三条 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 《儿科护理》第二版 (叶春香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生儿病室需备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装置,室温调至适中温度.适中温度又称“中性温度”,是指使机体新陈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体温正常的最适宜环境温度,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55%—65%。 5.5.3.4.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培训,有监测记录;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消毒规范;有传染病患者隔离护理措施。 【C】 1.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 2.有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清洁消毒规范。有传染病患者消毒隔离制度。 3.护士知晓手卫生规范、隔离措施与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洗手和干手设施完好,护士洗手符合规范要求,细菌培养监测,并达标。 2.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有细菌培养监测,并达标。 3.高危新生儿和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采取隔离措施,标识清晰。 4.有专人负责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有监测记录。 【A】符合“B”,并对手卫生规范等制度的执行有监管,执行率≥95%,评价改进成效有记录。 【释义参考】 高危新生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常见于以下情况:(1)母亲有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患、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疾病史等; 2 母孕史:母亲年龄》40岁或《16岁,孕期有阴道流血、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3)分娩史: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过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4)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儿科学》(第六版),杨锡强、易著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检查方法 传统检查方法 访谈法 追踪法 相结合 访谈:指定访谈领导 随机抽取病区 随机抽取病人 随机选择科主任 随机选择医生 随机选择护士 重点 1、通过看排班 是不是扁平化包病人? 是不是责任到护士? 2、通过询问病人 是不是护理到位? 3、通过了解责任护士 对病人病情掌握 查看护理质量怎么样? 4、通过护士长和护士 了解医院护理管理怎样? 是不是护士做护理工作? 5、通过与科主任医生访谈 了解护理质量是否提升? 护士是否观察病情变化? 护士能力水平 是否能达到临床需要? 医生们放心不放心? 在为患者做整体护理时 翻身发现病人腹痛不能触摸 发现病人腹胀明显尿储留 喂饭发现喘加剧心衰加重 查病人时发现骨科髋关节病人 出现大小便失禁考虑脑梗 发现病人割腕自杀 发现病人突然肺梗塞 在巡视病房时 发现术后病人口唇微紫 护士意识到病人缺氧 观察氧饱和度程下降趋势 立即给病人吸氧 叫医生抢救 因术后脑水肿压迫呼吸中枢所致 因抢救及时病人转危为安 某院神经内科 2010年1 ~ 12月 收住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265例 发生下肢静脉血栓51例 发生率19.25% 发生肺栓塞1例 有吞咽困难的185例 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55例 发生率为29% 2011年1 ~ 4月 收住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151例 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3例 发生率近8.6% ↓10.65% 发生肺栓塞0例 有吞咽困难的104例 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12例 发生率为11% ↓18% 改变护理模式 护士参与医生查房和康复的早期介入 护士康复指导 肢体功能位摆放 肢体功能锻炼协助 吞咽困难评价 鼻饲标准化护理 护理人员增加 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减少陪人数 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脑卒中病房护士 自觉学习脑卒中相关肺炎的理论 并运用于实际护理工作中 想办法解决气管切开患者 呼吸道保持湿化问题 及时有效吸痰 防止痰栓形成 配合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