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要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操作系统的目标:⑴有效性(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提供系统的吞吐量) ⑵方便性 ⑶可扩充性 ⑷开放性
操作系统的作用:①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②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③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①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②单道批处理系统
⒈由于系统对作业的处理都是成批地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只保持一道作业,故称此系统为单道批处理系统。
⒉特征:⑴自动性 ⑵顺序性 ⑶单道性
③多道批处理系统
⒈后备队列: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
⒉OS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好处:
⑴提高CPU的利用率 ⑵提高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 ⑶增加系统吞吐量
⒊优缺点:
⑴资源利用率高 ⑵系统吞吐量大 ⑶平均周转时间长 ⑷无交互能力
⒋设计多道批处理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④分时系统
⒈定义: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⒉特征:
⑴多路性(同时性)⑵独立性 ⑶及时性 ⑷交互性
⒊通常采用时间片轮转法
⑤实时系统
⒈定义: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⒉实时系统通常采用抢占式的优先数高者优先算法。
从可靠性上看,实时系统更强;从交互性上看,分时系统更强。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①并发性
⒈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情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⒉在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多个程序能并发执行。
⒊在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概念的关键在于共享资源。
②共享性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或独占资源。
③虚拟技术
④异步性 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
1.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以保证多道程序能有条不紊地、高效地运行,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和方便用户的使用。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⑴处理机管理功能 ⑵存储器管理功能 ⑶设备管理功能 ⑷文件管理功能 ⑸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第二章 进程管理
2.1 进程的基本概念
①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⑴顺序性 ⑵封闭性 ⑶可再现性
②前趋图 P35
③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⑴间断性 ⑵失去封闭性 ⑶不可再现性
④进程实体:是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进程控制块)三部分构成。
⑤进程的特征:⑴动态性 ⑵并发性 ⑶独立性 ⑷异步性
⑥进程的定义:⑴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⑵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⑦进程与程序区别:⑴进程是动态,程序是静态的;⑵进程是独立运行的单位,程序不能作为运行单位;⑶各进程间在并发 执行过程中会产生相互制约关系,而程序由于是静态的,所以不存在异步特征。
⑧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非常重要) P38 图2-5
⑨当一个进程完成了特定的任务后,系统收回这个进程所占的资源和取消该进程的PCB就撤销了该进程。
2.3 进程同步
①临界区:是指在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②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⑴空闲让进 ⑵忙则等待 ⑶有限等待 ⑷让权等待
③利用信号量实现前趋关系 P54~P55
2.5 进程通信
①信号量机制作为同步工具是卓有成效的,但作为通信工具,则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⑴效率低 ⑵通信对用户不透明。
②进程通信的类型:⑴共享存储器系统 ⑵消息传递系统 ⑶管道通信
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3.1 处理机调度的层次
①高级调度(作业调度)
⒈主要功能:根据某种算法,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
⒉当一个作业执行结束进入完成状况时,系统负责回收分配给它的资源,撤销它的作业控制块(JCB)。
②低级调度(进程调度)
用于决定就绪队列中的哪个进程应获得处理机,然后再由分派程序执行把处理机分配给该进程的具体操作。
③中级调度(中程调度)
按一定的算法将外存中已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换入内存,而将内存中处于阻塞状态的某些进程换出至外存。
④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不同点:
⑴作业调度是宏观调度,它决定了哪一个作业能进入主存。进程调度是微观调度,它决定各作业中的哪一个进程占用中央处理机 ⑵作业调度是选符合条件的(收容态)作业装入内存。进程调度是从就绪态进程中选一个占用处理机。
3.2 调度队列模型和调度准则
①周转时间 P90 ②带权周转时间 P90
3.3 调度算法
①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非常重要) P91~P92
比较有利于长作业(进程),而不利于短作业(进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