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重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1.Os的定义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多道批处理系统:特征:(1)调度性(2)无序性(3)多道性 优点:(1)资源的利用率高 (2)系统吞吐量大 缺点:(1)平均周转周期长(2)无交互能力;
分时系统:实现方法:单道分时、前台和后台及多道分时;
分时系统的特征:(1)人机交互性好(2)共享主机(多路性、同时性)(3)用户独立性(4) **及时性
实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指系统能及时(或即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 有实时要求(有严格确定的时间限制)的领域(过程控制及事务处理)
实时系统分类:(1)实时控制系统 (2)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实时性和可靠性;多路性、独立性、交互性 通用系统:满足以上两种系统及其以上的系统。
4.OS的基本特征:并发性与并行性、共享性、虚拟技术、异步性。
5.进程的概念:指在系统中能独立运行并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组成:指令、数据、堆栈。
6.线程:是能够独立运行,调度和分派的最小单位。
7.OS的功能:一、处理机管理的功能(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调度) 二、存储器管理的功能(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三、设备管理的功能(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虚拟设备) 四、文件管理的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文件的共享与保护)五、用户接口管理的功能(命令接口、程序接口(系统调用)、图形接口)
第二章:
1进程实体的定义: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进程控制块(PCB)构成。
2.进程控制块(PCB)进程实体的一部分。
PCB)进程控制块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与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概念:;(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3.进程的特征:结构特征、,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顺序。
11.进程同步的概念:用于保证多个进程在执行次序上的协调关系的相应机制称为进程同步机制。
12.临界资源: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如打印机,绘图机;
13.临界区: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要进入临界区的若干进程必须满足:
(1)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2)任何时候,处于临界区的进程不得多于一个;(3)进入临界区的进程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退出;(4)如果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应让出处理机资源。
14.信号量机制:信号量是由荷兰科学家Dijkstra提出的,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进程同步机制。
第三四五六章:
1.调度层次:高级调度(调度对象时作业)、低级调度(进程)、中级调度(内存调度提高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2.各种进程调度的思想:先来先服务、短作业、短进程。
3.抢占(允许某种规则重新分配)、非抢占(不允许中断)
作业调度:先来先服务 短作业优先 优先级调度算法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进程调度:轮转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算法)(计算题) 优先级调度算法
实时调度: 最早截止时间优先算法 最低松弛度优先算法
最早截止时间优先算法 最松弛度优先算法
8.死锁定义:由于进程竞争资源而引起的僵持称为死锁。
9.死锁发生的必要条件:产生死锁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Coffman首先提出的,所以称为Coffman 条件:互斥条件(资源独占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部分分配条件)、不剥夺条件、循环等待条件(环路条件)。
10.死锁处理方法:
预防死锁:指通过设置某些限制条件,去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条件,来防止死锁的发生。
避免死锁:指在资源的动态分配过程中,用某种方法去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死锁的发生。
检测死锁:允许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死锁,但可设置检测机构及时检测死锁的发生,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清除。
解除死锁:当检测出死锁后,便采取适当措施将进程从死锁状态中解脱出来
11.死锁预防:1)破坏互斥条件2)破坏请求和保条件3)破坏不可剥夺条件4)破坏环路条件
12.死锁避免:在死锁避免的方法中,所施加的限制条件较弱,对于进程发出的每一个资源申请命令实施动态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实施资源分配。在该方法中把系统的状态分为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状态,只要能使系统始终处于安全状态,便可以避免死锁的发生。
13.安全状态:指在某一时刻,系统能按某种进程顺序(p1,p2,…,pn)来为每个进程Pi分配其资源,直到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