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会计方面的外文文献汇总.docx

发布:2025-03-14约1.8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环境会计方面的外文文献汇总

第一章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历程

第一章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历程

(1)环境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理论基础方面,环境会计受到了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会计学等多学科的影响。环境经济学为环境会计提供了资源稀缺性、外部性等基本假设,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则强调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具体到会计学领域,环境会计借鉴了传统会计的核算方法,但更注重环境成本的计量和披露。

(2)在发展历程上,环境会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逐步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会计体系。1980年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了关于环境成本和负债的指南,标志着环境会计开始走向规范化。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会计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例如,欧盟在2003年发布了《企业环境成本和负债的披露指南》,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相关信息。

(3)在实践中,环境会计的应用案例不断增多。例如,我国某大型钢铁企业在2010年首次对外披露了其环境成本,包括环保设施投入、废弃物处理费用等。据统计,该企业2010年的环境成本约为10亿元,占其总成本的比例达到5%。这一案例表明,环境会计在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环境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环境会计工具,如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环境绩效评价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二章环境会计的核算方法与披露要求

第二章环境会计的核算方法与披露要求

(1)环境会计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环境成本核算、环境负债核算和环境资产核算。环境成本核算涉及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环境保护和治理所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量。直接成本如环保设备折旧、环保产品研发费用等;间接成本则包括因环境问题导致的停工损失、罚款等。环境负债核算则关注企业因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行为而产生的潜在责任,如罚款、治理费用等。环境资产核算则是对企业拥有的环境资源的评估,包括自然资源、生态服务等。

(2)在环境会计披露要求方面,企业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外披露环境相关信息。这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环境政策、环保设施投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资源消耗量、环境风险及应对措施等。例如,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保护信息报送指南》,上市公司应披露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环境事故及处理情况等。国际上,如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和TCFD(任务力量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等组织也提供了环境信息披露的框架和指南。

(3)环境会计核算与披露的具体方法包括历史成本法、未来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等。历史成本法适用于环境资产的计量,即按照企业取得或生产该资产时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计量。未来成本法则关注于环境负债的评估,即根据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预测环境负债的价值。市场价值法则是将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按照市场交易价格进行计量。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外部环境选择合适的核算和披露方法,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第三章环境会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

第三章环境会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

(1)环境会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资源密集型行业和跨国企业中。例如,某国际石油公司在应用环境会计后,通过精确计量其油气开采过程中的碳排放,成功降低了15%的温室气体排放。此外,该公司通过内部环境成本核算,发现了在炼油过程中可以节约的能源和水资源,预计每年可节省成本约5000万美元。

(2)在实践中,环境会计被用于推动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如我国某家电制造商通过实施环境会计,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随后,企业投入资金改进生产工艺,引入环保设备,降低了60%的废弃物产生,同时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

(3)环境会计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某知名服装品牌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环境会计,对上游供应商进行环境绩效评估,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此举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还促进了整个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据统计,该品牌通过环境会计的应用,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环境足迹减少了20%,消费者对品牌的满意度提高了1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