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ownload.bioon.comviewupload20101130115241dhw.ppt

发布:2016-07-21约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方剂总论;方剂;方从法出;临证;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组方原则;君药(主药);臣药(辅药);佐药;使药;三点注意事项;临证;麻黄;第二节 方剂的变化;方剂的变化;佐使药 的加减;临证;苇茎;在肺痈将成时,则选加蒲公英、鱼腥草、银花、连翘等增加清热解毒之力,以促其消散。;杏仁;三拗汤;杏仁;三拗汤;药量增减的变化;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厚朴;厚朴三物汤;厚朴;小承气汤;理中丸;理中丸;麻黄汤;麻黄;功用: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 证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 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 或黄,脉浮而数者。 病机:风热袭肺或风寒化热, 壅遏于肺。;麻黄汤和麻杏甘石汤的区别;麻黄汤和麻杏甘石汤的区别;剂型;煎药法;煎药用具;解表与泻下之剂:煎煮时间 宜短,其火宜急,水量宜少。 补益之剂:煎煮时间宜长, 其火宜慢,水量宜多。 如将药煎煮焦枯:则应弃之 不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煎药方法;介壳与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实,药力难于煎出,应打碎先煎,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下其它药。 某些质地较轻而又用量较多以及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亦可先煎取汁,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药。 ;气味芳香的药物,以其挥发油取效的,只煎5分钟左右即可。 用大黄取其攻下作用,一般煎10—15分钟即可。 对所有后下的药物,都应先进行浸泡再煎。 ;某些煎后药液浑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以及易于粘锅的药物,如赤石脂、旋覆花、车前子等,要用纱布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煮。;某些贵重药物,如羚羊角、西洋参等,为了避免其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切片单煎取汁,再与其他药液和服。亦可单独服用。;胶质、粘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如阿胶、蜂蜜等 ,应单独溶化,趁热与煎好的药液混合均匀,顿服或分服,以免因其性粘而影响其他药的煎煮。 ;某些芳香或贵重的药物,不宜加热煎煮的,应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水冲服,如麝香、牛黄、琥珀等。;此外,汤剂煎取药液后, 应对药渣适当进行压榨, 可以再收取部分有效药 液,对提高药材有效成 分的浸出率有实际意义。 ;服药法;服药时间;服??方法;另外尚有热服、冷服 通常是治疗热症可以寒药冷服,治疗寒症可以热药热服,这样可以辅助药力。 但若病情严重时,又应寒药热服,热药冷服,以防邪药格拒。 对于服药呕吐者,宜假如少量姜汁,或先服姜汁,然后服药,亦可采取冷服,小量频服的方法。 对于昏迷或口噤的病人,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法给药。 ;使用峻烈药与毒性药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慎勿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和损伤正气。 《神农本草经》“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米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服药后病人的 调养和护理;疾病对饮 食的宜忌;复习思考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