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pdf

发布:2019-02-14约8.42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 处理  工程质量问题及处理  质量事故的特点及分类  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和程序  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确定及鉴 定验收 第一节 工程质量问题及处理  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 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我国有关质量、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定义: 凡工程产品质量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 就称之为质量不合格。 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 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于5000元 的称为质量问题; 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称 为工程质量事故。 一、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 (—)常见问题的成因 原因错综复杂,一项事故往往由多种原因引 起。归纳起来如下: 1.违背建设程序 2.违反法规行为 3.地质勘察失真 4.设计差错 5.施工与管理不到位 6.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 (1)建筑材料制品不合格 (2)建筑设备不合格 7.自然环境因素 8.使用不当 (二)成因分析方法 1.基本步骤: (1)细致进行现场调查研究,掌握全部实况。 (2)收集调查有关的全部设计和施工资料,分析摸 清所在环境条件和情况。 (3)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所在因素。 (4)分析、比较、判断、找到最可能原因。 (5)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模拟试验予以论证确认。 2.分析要领 分析的要领是逻辑推理法,其基本原理是: (1) 确定质量问题的初始点 (2) 围绕原点对现场各种现象和特征进行 分析,区别导致同类质量问题的不同原因, 逐步揭示质量问题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的 过程。 (3) 综合考虑原因复杂性,确定诱发质量 问题的起源点即真正原因。 二、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 1、处理方式 (1)当施工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在萌芽状态,应及 时制止。 (2)当因施工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已出现时,应立 即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通知》;要求其对质 量问题进行补救处理,并采取足以保证施工质 量的有效措施后,填报《监理通知回复单》报 监理单位。 (3)当某道工序或分项工程完工以后,出现不合 格项,监理工程师应填写《不合格项处置记 录》,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4)在交工使用后的保修期内发现的施工质量问 题,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发《监理通知》,指 令施工单位进行修补、加固或返工处理。 必要时 发生质量问题 组织调查取证 发出《工程暂停令》 进行原因分析 暂停施工 要求有关单位提交 质量问题调查报告 2 、处理程序 审查《质量问题调查报告》 不处理 原因不清 核签处理方案 监督实施处理方案 施工单位自检后报验 发出《工程复工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