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咳嗽的辨治1》ppt课件.ppt

发布:2018-06-07约6.16千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七)《岳美中论医集》 外感咳嗽 凡治病,应当适应体内之自然抗病力,因势而利导之,伤风咳嗽咯痰,是体内驱逐风寒外出之表现,医者从而用药助其驱逐,令邪外出。所以,治疗伤风咳嗽,唯一方法,就是宣达剂。 * 重症用古方 咳嗽口渴, 身热不高, 无其它特殊症状者, 宜张仲景之麻杏石甘汤; 咳而喘甚, 或所谓哮喘, 喉中如水鸡声者, 宜张仲景之射干麻黄汤; 咳而发热怕冷, 汗不出或汗出而臭, 倚息不得平卧, 卧则咳甚者, 宜张仲景之小青龙汤; 咳嗽腹满身热甚, 气上升不得降者, 宜张仲景之厚朴麻黄汤。 * 轻症可用时方 咳嗽轻症, 鼻微塞不发热者, 可用程钟龄之止嗽散; 咳而痰多者, 可用张景岳之六安煎(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杏仁 白芥子 生姜); 咳而怕冷, 无汗痰多, 趋于寒化者, 可用黄元御之紫苏姜苓汤(苏叶 二陈汤 生干姜 砂仁); 咳嗽喘满, 头目昏痛, 鼻塞声重, 痰涎不利,胸膈胀闷者, 可用局方之金沸草散。 * 注意事项 治外感咳嗽, 首宜禁用收敛药, 如五味子 罂粟壳; 治外感咳嗽, 宜宣达, 则滋腻甘寒在所应忌; 体弱及老年人, 顾忌虚弱用补, 则欲速则不达; 停食咳嗽, 用鸡内金, 即完全不爽, 最宜忌之; 风寒咳嗽, 最忌葶苈子; 食物宜忌荤油 。 *   (一)辨证要点  1、分外感内伤 2、别阴阳寒热 3、辨新久虚实 4、析痰气燥坚 * (二)治咳要法 一曰宣肺; 二曰清热; 三曰化痰; 四曰调肝; 五曰通腑; 六曰润燥。 * (三)治咳经验方 白牛宣肺汤 白僵蚕 牛蒡子 杏 仁 前 胡 荆 芥  薄 荷  紫 菀 甘 草  * 方 解 本方以白僵蚕、牛蒡子宣肺散邪利咽为君,杏仁、前胡宣肺化痰止咳为臣,桔梗、荆芥、薄荷、紫苑祛风散邪利咽止咳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共奏宣肺散邪止咳利咽之功。 * (四)治咳大纲 1、咳嗽治重宣肺 2、止咳必借调肝 3、常需清化通润 4、务使药力入肺 * 1、 咳嗽治重宣肺 治疗咳嗽以宣肺散邪为第一要义。 肺在变动为咳,咳嗽临床首要是分外感内伤、新久虚实。 一般认为:外感新咳,病常突起,实证为多; 内伤久咳,病程已长,虚证较多。 * 1、 咳嗽治重宣肺 有些咳嗽,病程虽长,甚至数月逾年,但不宜以新久来分辨外感内伤,虚证实证。 本病虽日久不愈,但咳嗽声音重浊不扬,咽喉作痒,痒必阵咳,痒息咳止,此为肺系受邪,肺气失宣之征。 外邪日久未尽,留于肺系,扰于咽喉,故咽喉作痒,咳声重浊。 * 1、 咳嗽治重宣肺 若以久咳内伤,责之脏虚,以五劳虚咳论治则犯虚虚实实之戒。 我在治疗时重视宣肺散邪,每投以白牛宣肺汤。   治疗咳嗽要宣肺散邪。 *   2、止咳必借调肝 社会变动,改革直进,竞争激烈,压力倍增,心理失衡,将军不宁。 * 2、止咳必借调肝 阵发性咳嗽,每为呛咳,严重者一时许或发作数次,或干咳少痰,或咯出粘痰少许而咳嗽渐平。 嗽咳较甚者,询之多有心烦急躁之状,咳急或面赤汗出,切其脉左关独弦滑,我责之为肝侮肺逆所致。 * 2、止咳必借调肝 肝和肺有密切的关系,肝属木,主疏泄,其气上升;肺属金,主肃降,其气下降,肝升肺降,气机协调。若肝气因热、因郁而上冲,则肺气浮张,不能肃降,肝侮肺逆,阵咳不已。 因此治疗阵咳、呛咳甚者,宣肺散邪时亦必考虑脏腑之间的关系,当治其肝.肝气安和,则阵咳即止。 * 2、止咳必借调肝 咳,心烦急躁,舌红苔黄,脉数者,每入清肝之品,如黛蛤散、炒栀子、丹皮。 咳,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常入平肝之品,如钩藤、菊花。 咳,胁痛胀满,心烦易怒,脉弦者,时入疏肝之品,如柴胡、玫瑰花。 许多久咳治疗效果不好,往往是没有或疏于治肝所致。 * 3、常需清化通润  咳嗽治难收功,往往与不重视清肺、化痰、通腑、润燥有关。 由于五运六气的变迁,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气候变暖; 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处环境和饮食结构也有很大变化,人们体质增强,内热易生。 * 3、常需清化通润 因此外感之邪,风寒渐少,而风热日多.即使感受风寒之邪,由于体质的影响,易从阳化热,故咳嗽亦以风热为多见;既为寒邪,每表现为“寒包火”。 因此治疗应注意清肺。清肺之品,我喜用黄芩、生石膏、桑白皮之属。 * 3、常需清化通润 阵咳不止,亦或为痰阻,每于咳出少许粘痰,而气息渐平。 凡痰黄视为热痰,既或白痰而粘,不易咯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