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循环系统大纲.doc

发布:2017-04-09约3.0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共28学时) 第一节 概 述 【目的要求】1.掌握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2.熟悉心血管病的分类。 3.了解循环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内容】1.循环系统组成及生理功能 2.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3.循环系统疾病的分类 4.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时数】 共0.5学时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1.掌握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及心源性晕厥的特点;常见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气体交换受损、体液过多等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熟悉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及心源性晕厥的病因。 【教学内容】1.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心源性水肿的特点、常见病因。3.心源性晕厥的特点、病因,阿-斯综合征的定义。 4.胸痛及心悸的特点、常见病因。 【教学时数】 共1.5学时 第三节 心 力 衰 竭 【目的要求】1.掌握心衰的概念、分类;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急性左心衰处理及配合要点。 2.熟悉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要点;急性左心衰的病因,保健指导。 3.了解急、慢性心衰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相关检查。 【教学内容】1.心衰的流行病学、概念及分类 2.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 3.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4.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检查、诊断要点 5.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要点 6.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7.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 8.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表现 9.急性左心衰竭处理及配合 【教学时数】 共4学时 第四节 心 律 失 常 【目的要求】1.掌握心律失常的定义,常见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 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2.熟悉其他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房颤、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要点。 3.了解心律失常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诊断。 【教学内容】1.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2. 心律失常的分类 3.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诊断 4.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EKG特点、治疗: a.心律失常;b性心律失常c室交界性心律失常;d性心律失常;e脏传导阻滞 5.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教学时数】 共4学时 第五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目的要求】1.掌握心脏骤停及心脏性猝死的概念、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处理要点。 2.熟悉心脏骤停及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发病机制。 3.了解心脏骤停及心脏性猝死的预后。 【教学内容】1.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的概念及心脏骤停造成的情景。 2.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的特点。 3.心脏性猝死的处理。 4.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复苏后处理及预后。 【教学时数】共4学时实验课。重点讲解心电监护和电除颤或电复律的护理。 第六节 心 脏 瓣 膜 病 【目的要求】1.掌握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2.熟悉心脏瓣膜病的治疗要点、诊断要点。 3.了解心脏瓣膜病的概念、病理解剖、生理及相关检查。 【教学内容】1.心瓣膜病的概念。 2.不同瓣膜病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3.临床表现、有关检查、诊断要点。 4.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教学时数】 共2学时 第七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1.掌握心绞痛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心肌梗死的概念、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护理要点。 2.熟悉心肌梗死的治疗要点及健康指导。 3.了解冠心病的病因、分型、诊断要点及相关检查的意义。 【教学内容】1.冠心病的概念、发病情况及病因、分型。 2.比较两型心绞痛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3.心绞痛相关检查和诊断要点。 4.心绞痛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5.心肌梗死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6.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7.心肌梗死相关检查的临床意义及诊断要点。8.心肌梗死治疗要点。 9.心肌梗死护理要点、保健指导。 【教学时数】 共4学时 第八节 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要求】1.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的定义、分级、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的概念及诊断、治疗要点。 3.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相关检查的意义。 【教学内容】1.原发性高血压有关概念及流行病学特点。 2.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 3.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