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激光联合紫外线对神经性皮炎疗效探究.doc

发布:2017-05-24约2.7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激光联合紫外线对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对激光联合紫外线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 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神经性皮炎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激光联合紫外线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激光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64例患者痊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41例痊愈,9例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以及医院相关部门的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先给予患者欧洲之星3D三维点阵铒激光(德国Fotona Frac)治疗,在点阵模式下选择FSQ1手具,采用短脉冲(sp),能量10 J/cm2,频率2 Hz,密度5%,然后再给予NB-UVB高能紫外线局部治疗系统Dualight UV120-2型治疗仪(美国TheraLight Inc)照射,以120 mJ/cm2为起始剂量,每次照射剂量较前次增加20%,若治疗后皮肤有轻微红斑,则下次照射剂量增加10%;若皮肤有较明显的疼痛和红斑,则维持上次照射剂量;若患者皮肤红斑明显,疼痛显著或局部出现水疱,则暂停治疗3~7 d直至症状消失或好转再行照射治疗,2次/周,3周为1疗程。此外还给予患者0.05%卤米松软膏(商品名:澳能,香港澳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均匀薄层涂抹于患处,轻揉至药物吸收,2次/d, 2次用药间隔大于6 h[13-14] 1.2.2 对照组 仅给予激光治疗,同样采用欧洲之星3D三维点阵铒激光(德国Fotona Frac)治疗,在点阵模式下,选择FSQ1手具,采用短脉冲(sp),能量10 J/cm2,频率2 Hz,密度5%,激光机发射镜口距皮损处0.7~1.2 m,以患者的皮肤患处能感觉到温热而无痛感为准,照射1次/d,治疗25~30 min/次,具体时间根据患者的患病皮肤面积进行调整,10次为1疗程,同样给予患者0.05%卤米松软膏进行涂抹,2次/d,2次用药间隔大于6 h[15-16]。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痊愈:皮损全部消退,无任何其他皮损或瘙痒,皮肤无增殖、肥厚及苔藓化;(2)显效:全身皮损面积消退60%~90%以上,皮损处红斑或丘疹略高于皮肤表面,外观并不十分明显,偶尔出现皮肤瘙痒症状,但并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瘙痒次数低于3次/d,皮肤有轻微的增殖、肥厚或苔藓化;(3)有效:全身皮损面积消退30%~60%以上,皮损处红斑或丘疹明显高于皮肤表面,触之有中等程度的硬度,出现阵发性的皮肤瘙痒症状,轻重不定,已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瘙痒次数低于4~6次/d,皮肤有中等程度的增殖、肥厚或苔藓化;(4)无效:全身皮损面积无任何变化或者消退面积小于30%,皮损处出现糜烂、渗液或增殖肥厚及结痂等,外观明显,皮肤出现严重的瘙痒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瘙痒次数高于6次/d,皮肤有严重的增殖、肥厚或苔藓化[17]。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字2检验,以P   [6]殷新,唐犀麟,卢传坚.梅花针叩刺配合复方蛇脂软膏外涂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5):116-118. [7]王慧珍,娄译文.针刺疗法治疗全身性神经性皮炎瘙痒症30例临床观察[J].军事医学,2012,36(11):881. [8]王媛,徐斌.针灸治疗皮肤瘙痒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3):419-422. [9]王文霞,张春艳.火针为主治疗神经性皮炎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83-84. [10]田永萍.耳穴割治配合铺棉灸治疗神经性皮炎38例[J].中国针灸,2011,31(2):109. [11]王永强,沈俊萍,赵建伟,等.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瘙痒症5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6211-6212. [12]袁艳丽,焦来文.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致发热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5):534. [13]龚宇,黎斌,向光,等.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2011,40(6):597-599. [14]吴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