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汽车理论课件14_图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胎面的四道沟槽减小了车轮和地面间的有效接地面积,使车轮的附着力下降,汽车的车速得以控制。 2)前轮驱动汽车 当汽车由后轮驱动时 同理可得,当汽车由前轮驱动时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思考:如果a=b,哪种驱动方式的等效坡度更大? * 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本节将介绍附着力、附着条件、附着率等基本概念,分析汽车在纵向坡道上加速上坡时的受力 ,确定汽车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附着率。 返回目录 0.5~0.6 湿沥青路面 0.7~0.8 干沥青路面 0.6~0.7 干燥的碎石路 0.2~0.3 滚压后的雪路 0.2~0.4 湿土路 0.5~0.6 干土路 附着系数 路面条件 1.附着力 —附着系数,与路面和轮胎都有关。 ?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最大值)即为附着力。 FZ—地面作用在车轮上的法向反力;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一、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常见路面的平均附着系数 思考:为什么汽车在湿土路上容易出现打滑现象? 思考 ?光面胎和带花纹的轮胎在干燥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有何不同? ?轮胎花纹起什么作用?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胎面与 的关系?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F1方程式赛车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使用的不同胎面花纹的轮胎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后轮驱动时,附着条件是 ?附着条件:地面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切向反力小于驱动轮的附着力。 驱动轮上的切向反力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大小可否通过驾驶员合理控制?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2.附着条件 思考 令 后轮驱动汽车的附着条件也可以表达为 C 2—后轮驱动汽车驱动轮的附着率; 3.附着率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由附着条件可得 前轮驱动时,附着条件是 令 C 1—前轮驱动汽车驱动轮的附着率; 前轮驱动汽车的附着条件也可以表达为 ?附着率越小或路面附着系数越大 ,附着条件越容易满足。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路面附着系数低时车轮会出现滑转(视频) ?前轮驱动时, 如果FX1小、FZ1大、 小,附着条件容易得到满足。 FX1小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路面条件好,车速低,Ff 小;行驶车速低,Fw 小;路面平坦,Fi 小;不急加速,Fj 小。 什么路面条件下,附着条件不易满足? 湿滑路面、冰雪路面、沙地等。 当路面有积雪时,起步用高挡好还是用低挡好? 用高挡轻踩加速踏板起步较好。 汽车在什么工况下工作,附着条件会不易满足? 起步急加速。 解释为什么? 解决方案 ?装用TCS(ASR)驱动力控制系统,通过对驱动轮作用制动力矩控制起步过程的FX2。 进而减少燃油喷射量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起步过程中,驱动轮的严重滑转会加剧轮胎的磨损。 ,越野车如何爬上100%的坡道? 越野汽车爬坡时 即只有附着系数大于1时,才有可能爬上100%的坡道。 思考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此时必须依靠越野轮胎花纹的抓地性,并与良好的路面相配合,才能提高附着系数。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二、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汽车在加速上坡时,附着条件不易满足。 ?以下将在此工况下,分析路面作用在车轮上的法向力FZ和切向力FX。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主要与质心位置及坡度角有关。 (1)静态轴荷的法向反作用力 (2)动态分量 思考:汽车加速前进时,前后轮的垂直载荷发生什么变化?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FZd1? FZd2? 加速时 后驱车容易满足附着条件 跑车大多采用后轮驱动 思考:加速时,前驱车还是后驱车容易满足附着条件? ?保时捷911双座跑车采用后置式发动机后轮驱动。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绝大多数双座跑车采用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思考:要想使发动机转矩得到充分发挥,又满足附着条件,最理想的驱动方式是什么? 四轮驱动 高级轿车 自重大,Ff大;车速高,车体大,FW大; 发动机排量大,Ft大。 思考:什么车型适合用四轮驱动? 超级跑车 车速高,FW大;发动机排量大, Ft大。 越野车 道路条件差,附着系数小。 重型货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