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docx

发布:2023-12-05约1.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个教学设计 2009年11月6日星期五第5节课课 题: 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电阻及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

掌握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

了解电功与电热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发展学生对物理问题初步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1.实验推导焦耳定律;(难点)

2.区分电功与电热的关系。教学方法: 讲解和提问相结合

教学参考书:教材(人教版高中选修1-1)教 具: 多媒体设备

其它教学准备:准备课件,并与其他老师共同讨论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初中我们学过了能量的转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能量的转化呢?(问题一)要点:电能、化学能、机械能、太阳能、热能、核能、的相互转化。

能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问题二)

要点:太阳能热水器、电池、电水壶、电风扇、三峡水电站、核电站等等。二、新课教学: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图片(展示一些常用电热器图片),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谈谈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点?(问题三)

要点:它们都是由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

电能转化为热能,有没有一个量度,或者说它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是给出一些猜想,然后逐个去验证得出结论的。大家猜猜看!(问题四)

要点:电阻的大小R、电流的大小I、通电时间t。

实验:对于多变量问题,我们通常会用到控制变量的方法。这里有三个变量,按此方法要分三步进行:

a.当保持I和t不变,改变R的大小

可以设计电路图1:

结果是R

1

处火柴先点燃,我们由实验得出:

电阻越大,电能转化的热能越多;b.当保持R和t不变,改变I的大小可以设计电路图2:

结果是R

1

处火柴先点燃,我们由实验得出:

电流越大,电能转化的热能越多;

c.当保持I和R不变,改变t的大小

可以设计电路图3:结果是R1

可以设计电路图3:

结果是R1处火柴先点燃,我们由实验得出:

这只是一个定性的认识。后来是在1841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定量的规律,这就是著名的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内容是电流流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Q?I2Rt (这是本节课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初中我们学过了欧姆定律,即R?U/I。

由上面两个式子我们可以推导出:Q?U2t和Q?UIt。

R

说明:因为欧姆定律是在纯电阻(电能完全转化为热能的电器元件)电路中推导出来的,所以后面的两个式子有它的适用条件:即在纯电阻电路中适用。4.初中我们学过功,它是能量转化是量度。电功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多少,电热是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多少。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是计算

表达式不同:热量Q?I2Rt电功W?UIt;联系是在纯电阻电路中数值相等

(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

5.热功率:P?

Q?I2R。t

板书设计:一、实验

猜想

练习:1.某一电热器电阻丝的电阻是2欧,当1安的电流通过时,1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120J)

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380伏,线圈的电阻为2欧,线圈中的电流为10安,若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秒钟,求:消耗的电能和产生的热量。(3800J和200J)

三、课后习题解答:

内容

数学表达式Q?I2Rt

设计实验(3步)

结论二、焦耳定律

教学反思:

3.其他表达式(适用条件)三、电功与电热的关系

区别(表达式)联系(纯电阻电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