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8.doc

发布:2017-01-14约2.36万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知道声音需要在介质中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3、 知道声速跟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4、 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传播。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声速跟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录音机和录有歌曲、瀑布声、琴声、电锯声的录音带;音叉、用线悬挂的泡沫塑料球;小闹钟。 学具:橡皮筋、小鼓、薄钢尺,其他能发声的物体。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课前活动 在教室内播放悠扬的音乐 欣赏音乐,陶冶情操。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实例,提出一系列与声现象有关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加深对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耳濡目染的声现象产生研究的兴趣。 进行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3-在学生观察的同时,依次播放与插图描述的声现象所对应的声音。 让学生归纳出四幅图的共同点,依此为基础,引出探究的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观察插图与聆听相关的声音。 ? ? ? ? ? ? 归纳出都有物体在发声。 图音并茂,加深学生的感悟。 ? ? ? ? ? ? 培养归纳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提问检查学生探究的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 教师做演示实验:音叉振动发声。 反馈练习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图3-1到图3-4中描述的几种声现象各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指导学生讨论教材p33 中人和蟋蟀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让学生再举一些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 二、声音的传播 引出问题:我们能听到各种声音,那么,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怎样传人我们的耳朵的呢? 演示实验:教材图3-10探究声音的传播。 引导学生观察装置,仔细对比前后两次声音的差异总结出:空气能够传声。 对于液体和固体对声音的传播,教师要引导学生列举事例或通过实验来证明。其中可以引导学生做实验图3-12。 在实验和大量事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气体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反馈练习 教师点评。 三、声速 1、 1、可播放一段有关声速的录象。让学生了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饿速度不同。 2、 2、学生观看教材中“声音在常见物质里的传播速度”表。 3、要求学生记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明了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三人一组做实验,并归纳出实验结果: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观察现象并能解释。 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学生评估。 ?? 学生讨论、交流,列举事例,进行回答,有不完善的,其他学生可补充发言。 ? ? ? ? ? ? ? ? ? 知道实验装置,要探究的问题。听前后两次声音的大小。 设想:若瓶中为真空还能否听到声音。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出声音的传播规律。 ? ? ? 做教材图3-12所示的实验。 ? ? ? ? ? ? 做练习二 ? ? ? ? ? ? 观看录象,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 ? ? ? 看表并注意声速的单位,知道在固体中声速较大。 学生初次进行探究,需要加强指导。 进一步加深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理解。 ? ? ? 开拓知识面,同时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搜集身边的物理现象。 ? ? ? ? ? ? ? ? ? ? ? 对于声音的传播规律从气体、液体和固体等物质所处的状态分别探究,使学生的思路清晰,掌握的知识更全面、系统,效果更好。 ? ? ? ? 培养学生养成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小实验的习惯。 ? ? ? ? ? ? ? ? ? ? ? ? ? ? ? ?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的条件:1个标准大气压、气温150C。 测试与小结 1、? 课堂小测试。 2、? 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讲评。 3、? 请学生小结本节所学内容。 做测试题。 ? ? ? 小结本节所学内容。 学生小结时,师生要进行点评。 布置作业 教材P36? 1、2 ? ? 酒店年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年度工作计划 酒店年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 酒店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一 2016年是酒店争创预备四星级旅游饭店和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之年。因此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提高服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