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用药对胎儿的影响.ppt
四、喹诺酮类药物本类药物抗菌谱厂,主要阻断细菌DNA的复制,产生快速杀菌作用。动物试验未发现喹诺酮类药物有致畸作用,但大剂量喹诺酮有弱致突变作用。另外动物试验中发现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组织中软骨的损伤,其中以犬类最敏感,然而在人类尚未获证实。大多数喹诺酮药物,FDA分类C。1、诺氟沙星(氟哌酸)FDA分类C,本品能通过胎盘,动物试验未发现有致畸作用。对母猴应用10倍于人的用量后能增加流产率。动物试验还发现本品对幼年动物可致软骨损害。在人类,妊娠期应用本品对胎儿安全性的研究尚不充分。有报道,35名早孕期妇女应用诺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无一例存在胎儿畸形。慎用本品2、环丙沙星(悉复欢)FDA分类C,本品能通过胎盘,动物试验中未发现本品有胚胎毒和致畸作用,但对幼年动物可致软骨损害。132名早孕期妇女应用本品仅2例存在畸形。孕期慎用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FDA分类C,动物实验未发现有致畸作用。但当用量超越成人最大剂量10倍时对胎仔的骨骼有轻微损害。孕期用药尚缺充分和可供对照的研究资料,孕期慎用。4、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FDA分类C,孕期同药尚缺可供对照研究的资料。孕期慎用5、司巴沙星,是长效喹诺酮类抗菌剂。动物实验未发现致畸作用。但妊娠期妇女应用本品对胎儿是否安全尚未被确认。五、其它抗生素及几种特殊药物1、甲硝唑(灭滴灵)广泛应用于厌氧菌感染治疗,是滴虫性阴道炎的首先药物。本品能够通过胎盘,动物试验发现本品对啮齿类动物有致癌性,然而在人类尚无资料证明。孕早期应用本品2445例,胎儿畸形100例(期望数97),故一般认为本品对胎儿是安全的,但鉴于本品致癌的潜在危险未能彻底排除,故建议早孕期不应使用灭滴灵。由于本品对乳儿可能存在潜在的不良影响,故哺乳期应慎用。FDA分类B2、磷霉素FDA分类B,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本品毒性小,使用安全,但妊娠期使用对胎儿安全性的研究尚无充分与可供对照的研究资料。3、呋喃妥因(呋喃旦啶)FDA分类B,呋喃妥因能通过胎盘,但极有限。动物试验未发现本品有致畸作用。在人类,亦无对胎儿有致畸形作用的报道。1292名孕妇在孕早期使用本品,胎儿畸形52例(期望数55)孕妇口服呋喃妥英100mg,每日三次,治疗泌尿系感染对胎儿还是安全的。4、反应停。FDA分类X,反应停是一种镇静催眠剂,毒性低,对早孕反应具有良好疗效。动物试验未发现有致畸作用,但对人类有明显致畸作用。此药投放市场后二、三年间,其发生海豹样畸形儿近2万例,成为震惊全世界的“反应停”事件。5、已烯雌酚,FDA分类X,母亲在孕期应用已烯雌酚,对女性子代有致癌倾向,在发生阴道透明细胞腺癌的患者中,其母亲在孕12周应用已烯雌酚者占80%,此外,子代还出现阴道、子宫及子宫颈发育异常。但对于孕早期应用已烯雌酚的男性子代泌尿生殖器官、功能异常和风险未见增高。6、壬苯聚醇-9,FDA分类C,是阴道杀精子剂。曾有报道,受孕前后使用这类杀精子剂的妇女,所生婴儿中出现先天性愚型、尿道下裂、肢体短缺和肿瘤者较多。但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发现先天性畸形与阴道杀精子剂无关。有人对1138名先天畸形婴儿进行病例一对照研究,显示使用阴道杀精子剂并不增加先天畸形的相对危险性。有报道109例使用壬苯醇醚避孕药膜失败后的妊娠结局,未发现致畸作用。7、口服避孕药 FDA分类X,口服避孕药(OC)通常含有一种合成雌激素和一种孕激素的混合物,避孕药对胎儿是否致畸,亦有不少争议。在70年代初期,就有关于避孕药致畸的报道,且畸形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但随后的研究表明,孕妇口服避孕药,来显示致畸的风险。由于OC中雌激素含量不高,故不至于引起胎儿的两性畸形。但OC所含孕激素对胎儿生殖器官的致畸影响仍应该警惕,合成孕激素有雄激素的作用,可使女婴男性化。但最近有学者复习了1966-1992年有关早孕期应用性激素与胎儿性器官畸形关系的文献进行分析,未发现致畸影响。但OC对胎儿是否存在潜在致癌的作用尚不明了。8、阿司匹林 FDA分类C,容易通过胎盘,目前认为,如小剂量应用,对胎儿无致畸作用,有报道对14864名在早孕期应用了阿司匹林,和32164名在妊娠各期应用阿司匹林的孕妇进行调查,未发现本品对胎儿有致畸影响。一些研究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预防妊高征和预防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有明显效果,对治疗自身免疫性流产有效。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对母儿凝血机制造成不良影响,产时应用诱发新生儿颅内出血。六、抗病毒药物对胎儿影响孕妇应用抗病毒的药物,一方面减轻受感染孕妇的临床症状,另一方面,尽可能阻断母婴传播。但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并非理想,加之药物本身有一定毒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