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各岗位操作规程及技术要求.docx
钻井各岗位操作规程及技术要求
一、钻井三大纪律
1.起下钻时:起钻遇卡不强拉,下钻遇阻不硬墩。遇阻遇卡,司钻权限不得超过悬重10吨。防止钻具卡死。应做到上阻下放,下阻上提,上下活动转动方向,小泵量开泵,循环划眼,逐渐加大排量。消除阻卡,只许正副司钻或大班、队长操作。
2.钻具在裸眼井段内静止停放不得超过5分钟。若因其它原因超过者要尽力设法活动钻具。上下活动钻具不得少于2米距离。活动钻具应常变换位置。若有设备故障,需停车抢修,应先将钻具高提,然后每10分钟下放1米左右,若检修时间太长,无法活动钻具,可将钻具2/3重量压在井底,但设法开泵循环,不能停泵。
3.起钻必须向井内灌满泥浆,要求每起5立柱必须灌浆一次。(若要长时间停钻,应根据情况,决定定时向井内灌满泥浆。)
二、钻进操作规程
1.接好方钻杆,必须提起钻具开泵,开泵正常后,下放钻具,放入方补心,记下悬重和泵压,慢划到底。
2.钻头到底后用3—5吨钻压跑活钻头牙轮,井底造型,约15—20分钟后,方可逐渐加足钻压钻进。
3.集中精力操作,经常注意仪器及设备运转情况。随时分析井内情况。根据井内情况变化结合地层变化,随时选择适应的钻进參数。
4.凡遇泵压下降5一10大气压,应立即检查判明是否地面原因。若地面无问题,应起钻检查钻具。
5.钻头未离开井底,或已给钻压禁止起动转盘。
6.起动转盘时,同时应注意观察水龙带、钢丝绳防止打扭缠方钻杆。
7.送钻均匀,防止点放送钻,严防溜钻。
8.深井提动钻具时,提起钻头离开底不得少于2米,防止刹不住车顿钻。
9.钻进、划眼、井内有异常,停转盘时,应注意使用惯性刹车,防止急剧倒车使钻具倒扣。
10.离开刹把必須挂上气刹,并用铁链扣死刹把。防止溜钻、顿钻。
11.对新工艺、新技术的试验,必须严格执行试验技术要求。
12.在油气层位钻进时,要随时注意掌握泥浆及井下情况.液压防喷器要处于戒备状态;并应带上叫凡尔打钻。
13.对己下技术套管的井,特别是下层套管为尾管的井,在套管内的钻杆应加上胶皮护箍或采取套管措施。
三、起下钻探作规程
(一)起下钻前的准备工作
1.起下钻前按岗位职责作好起下钻工具设备准备。工具要检查。不合格应立即修理、更换、整改。
2.起下钻前应对井内以前阻卡井段明白、牢记,以便起到该段采用合适起下速度和必要措施,以防起下钻过猛卡死。
3.起钻前应根据地质要求循环泥浆,取完资料,方可起钻(注意:若遇事故,应采取强行起钻措施)。
4.起钻前应根据钻具负荷井下情况及设备起升能力,选用合理排档。
5.下钻前应做好入井钻头、下钻工具、绳索检查和准备,以及丝扣油的检查配制。
6.下钻前应对刹车系统充分调试检查。严禁带负荷调节刹把。
(二)司钻操作规程:
(A)起钻操作要点:
1.起钻应先提方钻杆后停泵。方钻杆人鼠洞应上看水龙头,下看接头入洞,防止压弯方钻杆和水龙头脱钩。严禁猛放。
2.摘大钩要防止吊环回摆打伤人和碰坏井口工具。
3.提升钻具时要轻挂离合器,先拉紧大钩弹簧使车不摆动,然后负荷提升。切忌挂单吊环起升。
4.立柱提升过程,右手不离刹把,左手不离气门开关,眼看指重表,提至适当位置,摘掉开关,即速刹车。
5.下放负荷座吊卡(或卡瓦)做到平稳操作。坚持用吊钳松扣,严禁用转盘墩扣,松开用转盘低速度卸扣,做到无声操作。卸扣时做到不磨扣,不跳扣。
6.对打捞作业和在松散地层取心起钻时,不得使用转盘卸扣。
7.提立柱做到不摇摆,不挂扣,防止碰天车,一柱钻杆提起,刹车时母接头底面不得超过转盘0.5米,立柱就位一次成功。
8.下放空吊卡时先看钻杆是否进指梁,然后应上看游车过指梁,目迎游车下平台。并随及调整吊卡或卡瓦方向。空吊卡距转盘3—2.5米刹车减速,轻放于转盘上。
9.起钻禁止用清水冲钻具,坚持使用刮泥器括泥。(若要检查吊卡或钻具异常处,可用少量水清洗)为使钻杆丝扣清洁,每五柱用一小桶清水倒入钻杆水眼内。
10.提钻具时,卡瓦必须提出转盘孔。
11.井内钻具情况不清,或钻具脱落,悬重变化时不准投入测斜工具。
12。不论起、下钻具,超过1500米不得使用卡瓦,必须使用双吊卡。并必须同时使用小方补心。
13.操作猫头要检查猫头是否光滑无毛刺,拉猫头时不要带不分指手套,不得使用钢丝绳当猫头绳用。
14.起钻挺时提升短节要用吊钳上紧,防止卸扣时倒扣。安全卡瓦必须卡紧、卡平,距吊卡(或卡瓦)50毫米左右。安全卡瓦不得卡在钻铤上随钻挺提升。
15.严禁用转盘冲击松钻头扣,要用吊钳卸松后方可用转盘轻转两圈,提起后用手旋开卸下。
16.起完钻必须将井口盖严。同时司钻、记录员、小班地质员必须核对钻具数目。如有误差应立即查明原因。
(B)下钻操作要点
1.下钻不得用转盘冲击上扣,钻头上好扣后应提起检查间隙和牙轮,牙齿有无损坏,水眼安放情况等。
2.下钻上钻铤扣时,大钩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