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北省安新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docx

发布:2025-01-17约3.6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北省安新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憾(hàn)然奋发(bō)图(tú)穷匕见

B.伫(zhù)立骰(tóu)子落英缤(bīn)纷

C.骷髅(lóu)酗(xù)酒间(jiàn)不容发

D.沮(jǔ)丧沉湎(miǎn)风驰电掣(c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偃旗息鼓震天动地良辰美景

B.矫揉造作随声附和穿梭往来

C.呕心沥血穿针引线既往不咎

D.沐猴而冠拈轻怕重言不由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在讲话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听众无不为之叹服。

B.他对于学术研究不遗余力,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令人肃然起敬。

C.他心胸狭隘,常常对别人说三道四,令人十分反感。

D.他对于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电器。

B.为了防止这种传染病的发生,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它的传播。

C.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关注,但意见并不一致,因此需要进一步讨论。

D.由于他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他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问:“你昨天晚上去哪儿了?”我说:“我去图书馆了。”

B.他问:“你昨天晚上去哪儿了?”我说:“我去图书馆了。”

C.他问:“你昨天晚上去哪儿了?”我说:“我去图书馆了。”

D.他问:“你昨天晚上去哪儿了?”我说:“我去图书馆了。”

6.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像阳光一样明媚。

B.他的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像阳光一样明媚。

C.他的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像阳光一样明媚。

D.他的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像阳光一样明媚。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吗?

C.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吗?

8.下列各句中,文化常识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B.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C.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D.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9.下列各句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对于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B.他对于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C.他对于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他对于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电器。

B.为了防止这种传染病的发生,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它的传播。

C.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关注,但意见并不一致,因此需要进一步讨论。

D.由于他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他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二、填空题

11.请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

(1)跋扈()

(2)猥琐()

(3)稽首()

(4)参差()

1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字形。

(1)瞠目结舌()

(2)猝不及防()

(3)鬼斧神工()

(4)气冲斗牛()

13.请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解释。

(1)骇人听闻()

(2)不胫而走()

(3)大相径庭()

(4)欲盖弥彰()

14.请写出下列句子的正确语序。

(1)他对于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他对于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他对于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他对于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5.请写出下列句子的正确标点。

(1)他问:“你昨天晚上去哪儿了?”我说:“我去图书馆了。”

(2)他问:“你昨天晚上去哪儿了?”我说:“我去图书馆了。”

(3)他问:“你昨天晚上去哪儿了?”我说:“我去图书馆了。”

(4)他问:“你昨天晚上去哪儿了?”我说:“我去图书馆了。”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