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限元分析与应用课程标准.doc

发布:2017-01-21约2.3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课程基本实际为。科学技术1.2设计思路???? 结合工程实例教学,拓宽学生数值分析方面的应用能力 在课内对不同的单元类型进行介绍时,及时抓住不同单元在应用中的对比教学与其适用性,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单元类型的合理选取和单元网格的合理划分等。为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数值分析中如何选定单元和剖分单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2.1工作任务2.2课程目标;使该课程成为具有较宽口径和较大覆盖面的、面向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专业基础课;注意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强调课程的深度、广度与应用。 教学方针落实情况 目标能力 是否承担目标能力的训练任务 教学环节或方法 表达交流能力 √ 随堂作业、实验实训报告、课堂讨论 就业上岗能力 √ 课堂讲授、实验实训 团队合作能力 √ 实验实训、小组学习 批判思维能力 √ 方案设计、课堂讨论 终身学习能力 √ 方案设计、课外阅读 4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工作任务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1 简支梁的变形分析 1.了解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图形用户界面和菜单;3.???能熟练创建二维和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4.????会使用指定的单元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也能对一些简单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选择合适的单元进行网格划分;5.???能熟练使用工程力学的知识来确定模型的约束条件和受力的类型;6.???会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计算;7.???能熟练掌握有限元分析后处理过程,并对计算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8.??掌握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械构件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 1. ANSYS图形用户界面和分析的基本步骤。 2.? 创建有限元模型、加载--求解--后处理。 3.? 高级建模技术分析结果评价。 2 坝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受力分析 3 受内压作用的球体的应力与变形分析 4 超静定桁架的有限元求解 5 超静定梁的有限元求解 5.实施建议 5.1教材编写建议.1.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设计思。、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录像、实际案例、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使学生通过上述各种教学活动来获得职业认知和职业技能。、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业务操作中应遵循的新规定及时纳入其中。 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建议3教学评价建议.3.1、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业务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的评定与管理。.3.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3.3、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岗位轮训操作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3.4、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各任务模块可参照下表: 任务模块 评价目标 评价方式 评价分值 1 简支梁的变形分析 评价学生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计算和后处理能力;掌握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械构件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 坝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受力分析 评价学生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计算和后处理能力;掌握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械构件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 受内压作用的球体的应力与变形分析 评价学生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计算和后处理能力;掌握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械构件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 超静定桁架的有限元求解 评价学生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计算和后处理能力;掌握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械构件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5 超静定梁的有限元求解 评价学生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计算和后处理能力;掌握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械构件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说明: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若模块考评中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时,建议采用6:4的方式记分。2、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4教学建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