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远程卷四突破班-行政法-李佳-9.5》.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 年卷四突破班讲义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李佳
新浪微博扫描关注 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众合教育
全国服务热线:4006-1313-98
我们更懂司考,我们更懂你的学习需求! 众合教育网址:w w w . z h o n g h e e d u . c o m
2015 年卷四突破班行政法讲义
李佳
第一部分 论述题
一、论述题出题立场
(一)出题立场
1.政治性和现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照耀下出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要素: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2.专业性和综合性:抽象说理和具体制度结合
(行政法基本原则:合法原则,合理原则,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权责一致。)
3.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开展政法工作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
作用。”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
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我国改革
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
解决问题。政法机关作为执法司法机关,其工作人员是否具有法治思维、能否善用法治方式,关系到社会主义法
治强国建设,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致力于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公正司法,让改革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获得应有的法律保障;必须增
强全民法治观念,使改革在良好的法治氛围中推进。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改革沿着法治轨道有序推进,
及时巩固、发展改革成果,可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在改革实施过程中,
自觉践行法治原则,自觉维护法律尊严,通过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来规范改革者的行为,让各项改革沿着法治轨道
推进,才能提高全社会对改革的公信度和参与度,使改革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实例分析
真题1 (2013—第七题)
案情:孙某与钱某合伙经营一家五金店,后因经营理念不合,孙某唆使赵龙、赵虎兄弟寻衅将钱某打伤,钱
某花费医疗费2 万元,营养费3000 元,交通费2000 元。钱某委托李律师向甲县法院起诉赵家兄弟,要求其赔偿
经济损失2.5 万元,精神损失5000 元,并提供了医院诊断书、处方、出租车票、发票、目击者周某的书面证言
等证据。甲县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本案。二被告没有提供证据,庭审中承认将钱某打伤,但对赔偿金额提出异
议。甲县法院最终支持了钱某的所有主张。
二被告不服,向乙市中院提起上诉,并向该法院承认,二人是受孙某唆使。钱某要求追加孙某为共同被告,
赔偿损失,并要求退伙析产。乙市中院经过审查,认定孙某是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遂通知孙某参加调解。后
各方达成调解协议,钱某放弃精神损害赔偿,孙某即时向钱某支付赔偿金1.5 万元,赵家兄弟在7 日内向钱某支
付赔偿金1 万元,孙某和钱某同意继续合伙经营。乙市中院制作调解书送达各方后结案。
问题:
1.请结合本案,简要概括钱某的起诉状或法院的一审判决书的结构和内容。(起诉状或一审判决书择一作答;
二者均答时,评判排列在先者)
2.如果乙市中院调解无效,应当如何处理?
3.如果甲县法院重审本案,应当在程序上注意哪些特殊事项?
4.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管理领域面临许多挑战,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民事
诉讼等多种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成为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