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案.docx

发布:2025-02-21约4.2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能运用资料解释说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难以替代的家园。

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感恩自然的馈赠,懂得珍爱地球。二、教学重点

理解地球是人类难以替代的家园,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萌发感恩地球、珍爱地球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一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本课为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核心问题1.观看美丽地球视频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它就是——地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去领略它那迷人的风采。

2.谈话

影片中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

老师看到了一个碧水蓝天、生机勃勃的地球。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里,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全世界都在共同关注着这个美丽的星球,你知道是哪一天吗?

今年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你知道我国世界地球日的活动主题是什么吗?3.提出核心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珍爱地球呢?怎样与自然和谐共生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地球家园。

【设计意图】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从刚刚经历过的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活动主题切入,生成核心问题,不仅聚焦并统摄本课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激活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习惯。

(二)解释说明,初步理解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1.谈话

首先讨论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珍爱地球?”。很多人都说那是因为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请举例进行说明,条理清楚地陈述自己的看法!

学生交流

小结

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珍爱地球了吗?因为地球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适宜的环境以及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和森林资源,呵护着无数条生命,陪伴着我们人类走过数百万年,它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运用前认知解释说明问题中,自我建立“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概念。同时为下一环节运用更多的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做铺垫。

(三)探究分析,建立“地球是人类难以替代的生存家园”的概念

提出问题

同学们,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数百万年中,生存环境在不断地改变,如果有一天地球的环境恶化了,资源枯竭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我们人类离开它能生存吗?

学习任务单上的三份资料

设置全景立场,在审辨中建立概念

呈现全景立场

请同学们围绕“如果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这个问题,进行观点的选择。“1”表示不能,“2”表示有可能,“3”表示能,你赞同哪个观点?请做出你的选择。

第一次选择立场,说明理由

学习要求:围绕“如果离开地球,人类能生存吗?”这个问题,结合学习单上的资料,为自己的观点找出科学的依据!

第二次选择观点,在吸纳中进一步确立观点

听了同学们的表达与交流后,你们所持观点是否有变化呢?请你们再次进行选择,并说明你改变的理由。

得出结论

通过上面的讨论分析,大家的结论是什么?现在你们能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珍爱地球”了吗?

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不断吸纳别人的意见,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中得出的结论是——目前离开地球,我们人类不能生存,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难以替代的家园,所以我们要珍爱地球家园。

【设计意图】围绕“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这个问题,设置“全景立场”提供价值选择的途径,依据评价表引导学生运用资料有逻辑地解释说明自己的观点,并在交流与倾听中丰富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吸纳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观点,最终使学生建立“地球是人类难以替代的生存家园”的概念。

(四)探究典型案例,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人类怎样与自然和谐共生呢?”。1.初探究——因纽特人的冰屋

观察图片说出发现

通过这张照片,你能发现因纽特人是怎样与自然相处的吗?

教师小结

因纽特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了他们利用自然的智慧。2.微探究——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

观察并讨论

乌镇的房屋布局有什么特点?乌镇人的房屋依河而建说明什么?

教师小结

乌镇的河怎么流,房就怎么建,水乡人家枕水而居,体现了乌镇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古老智慧。

深探究——哈尼梯田

简介哈尼梯田,播放视频欣赏梯田美景

中国红河元阳哈尼梯田,位于我国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哀牢山南部,素有“哈尼梯田甲天下”之美誉,不但使无数旅游者折服,还在2013年6月22日被成功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文化遗产。

探究哈尼梯田布局的奥秘

出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提出探究问题: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

作,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哈尼梯田生态系统为什么这样布局?

学生运用资料进行猜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