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达标试题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第十五章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部分家庭电路简化图,其中导线a是________(填“零”或“火”)线。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2.某同学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通过电流表示数能反映电阻的大小,可以应用________这一物理知识解释。除电路图中的实物外,他手边还有一根横截面积为1 mm2的镍铬合金丝,他能探究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
3.两个电阻元件A和B的两端电压与流过它们电流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电阻值较大的元件是________(填“A”或“B”)。若将A和B两电阻元件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两端,则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的大小是________A。
4.把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弯成等边三角形ABC,如图所示,图中D为AB边的中点,如果C、D两端的电阻为9 Ω,则A、B两端的电阻是________。
5.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是________段,当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________。电路中的电压表测量的是________(填“灯泡”“电源”或“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6.两个标有“5 Ω 1 A”和“10 Ω 0.6 A”字样的定值电阻,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时,电源电压最多为________V,若将它们并联使用时干路电流最大是________A。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移动滑片P至另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示数为1 V。若I1∶I2=4∶3,前后两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2∶3,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V。
8.小明将电水壶插头连接在如图的三孔插座上,电水壶正常工作,此时将台灯连接在图中两孔插座上,闭合开关后灯不亮,原因是______________,之后,小明成功地排除了故障。
9.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示数范围在1 A到2 A之间变化,电压表示数相应在6 V到9 V之间变化。则定值电阻R1的阻值是________Ω,电源电压为________V。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0.如图为电位器结构示意图,滑片P的一端通过转轴O与接线柱乙相连,并能绕转轴O在电阻丝R上滑动,把电位器接入电路Ⅰ或Ⅱ中,闭合开关并逆时针转动滑片,能使小灯泡变亮的接法是( )
A.甲接M、丙接N
B.乙接M、丙接N
C.甲接X、乙接Y
D.甲接X、丙接Y
11.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有电流通过这段导体,这段导体两端一定有电压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一定越小
D.两个电阻中的电流相等,则两电阻一定是串联
12.小王和小李分别利用甲、乙两导体“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并将自己整理好的实验数据画到了同一坐标图上,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通过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定值电阻,阻值为10 Ω
B.乙为定值电阻,阻值为5 Ω
C.将两电阻并联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电流为0.65 A
D.将两电阻串联在电压为3 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电流为0.40 A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13.如图,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R1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电表示数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变小
D.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14.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测定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灯L不亮,电流表有明显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故障只出现在灯L和变阻器R中的一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L断路 B.灯L短路
C.变阻器R断路 D.变阻器R短路
15.甲乙两地相距30 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甲地检修员先用如图所示的测量仪接入A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乙地检修员后用相同的测量仪接入CD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