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2章达标试题及答案.doc

发布:2020-04-26约4.5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第十二章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如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体温计水银柱较细,难以读数,因此体温计外部设计成凸起的弧形玻璃面,横截面如图所示,为看清体温计液柱的位置,应沿图中________(填“A”“B”或“C”)方向观察。 (第1题)      (第2题) 2.在测量水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甲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温度为________。 3.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沥青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4.2018年3月我国计划发射火箭“快舟十一号”,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若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________,就能使火箭温度________。 5.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6.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小宇画出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 min时处于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7.小付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 “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________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__成了小水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8.小亮和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到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了白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的。 9.如图所示,烧瓶内装入适量的水,塞紧的橡皮塞上分别插有温度计和玻璃管,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停止加热,用注射器通过玻璃管给烧瓶________(填“充气”或“抽气”),水又重新沸腾。 (第9题)        (第10题) 10.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和________,同时伴随着放热。生产中是通过_______方法使打火机的燃料由气态变成液态的。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述哪些结构的改变是正确的(  ) A.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一些 B.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 C.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一些 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大一些 12.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锡来焊接电路的接头。图中,能正确表示锡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1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固态碘,会在试管中形成紫色的碘蒸气,这是汽化现象 B.水在蒸发时放出热量 C.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D.用高压锅做饭时,锅内的水能加热到100 ℃以上 14.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15.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16.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经常会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露珠,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17.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