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docx
PAGE
1-
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一、1.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概述
(1)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管理,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这一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各种因素如材料价格波动、施工进度调整等都会对项目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偏差,确保项目经济效益。
(2)实施阶段造价控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合同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变更控制等。合同管理要求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确保工程款项的合理支付;进度控制则是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因延误造成的额外成本;质量管理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材料、人工等成本;变更控制则是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变更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因变更带来的成本增加。
(3)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是对项目未来成本进行估算,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成本核算是通过详细的成本记录,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成本分析是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成本控制则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成本在预算范围内。这些方法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全过程。
二、2.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原则和目标
(1)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原则是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同时兼顾质量、进度和成本三者的平衡。首先,坚持合法性原则,即所有造价控制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其次,坚持科学性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造价控制,提高控制效果。再者,坚持系统性原则,将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造价控制体系。此外,坚持动态性原则,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造价控制策略。
(2)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项目成本在预算范围内,避免超支现象;二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实现成本节约;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升项目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五是确保项目质量,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为实现这些目标,造价控制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一是以合同为依据,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二是强化成本意识,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三是加强成本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四是强化过程控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严格控制;五是建立有效的成本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偏差问题。
(3)在实施阶段造价控制中,还应注重以下目标的实现:一是强化合同管理,确保合同条款的执行;二是加强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因延误造成的额外成本;三是提高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降低返工和维修成本;四是优化变更管理,严格控制变更,减少变更带来的成本增加;五是加强信息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造价控制效率。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项目在实施阶段实现造价控制的目标,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三、3.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
(1)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合同管理。合同作为造价控制的基础,必须确保合同条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包括对合同价格、付款条件、工期、质量标准等关键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以防止因合同漏洞导致的成本增加。同时,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变更管理也非常重要,任何变更都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进度控制是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合理的施工进度可以减少因工期延误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因此,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在进度控制中,关键路径法(CPM)和关键链法(CCP)等工具和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预测和控制项目进度对造价的影响。
(3)材料管理也是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材料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比例较大,因此,对材料采购、存储、使用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至关重要。这包括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制定合理的采购策略、控制材料损耗和浪费、以及实施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和审计。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材料成本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四、4.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1)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方法和措施首先应建立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这要求项目在实施前对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预测和预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市场行情、项目特性和风险因素,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具体措施包括: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控的流程;采用零基预算方法,从零开始,对每一项成本进行评估;实施动态预算管理,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
(2)成本核算与控制是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对项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