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全释 高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案全集(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全释 高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案全集(下)
高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案全集(下)
第四章
高考考点分类解析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形象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生动地抒写出的情感,深刻地反映出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时首先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出词义或语义,其次要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表情达意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炼字炼意的技巧与用意。要特别注意诗中有修辞格和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
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诗歌中有关词语或句子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理解诗歌中关键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分析诗歌整体的语言特色和风格,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等方面的艺术效果。
举例1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来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举例2王驾《晴景》“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二【古代诗歌“赏析字词语言”常见的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最具表现力)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某字是全诗的关键,其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妙)在哪里?
4、某词富有深意,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5、请分析某字或某句在哪一方面的表达效果。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三【古代诗歌“赏析字词语言”通用的答题思路】
(1)陈述对象或态度直接指出关键字词,或表明观点态度。
(2)解释含义解释该字在诗句中乃至在全诗中的含义,包括其表层意义、潜在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等。
(3)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描述该字所在句的景象。
(4)指出用法指出该词在诗句中的活用现象或修辞手法。
(5)点明作用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突出了什么样的主旨,或在结构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等。
【古代诗歌“赏析字词语言”通用的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全国卷】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1)陈述对象或态度是“拳”和“退
(2)解释含义“拳”是“蜷缩”的意思,这里是栖息意; “退”是“越飞越远”的意思。
(3)描述景象鹭鸟在沙滩上蜷缩着栖息,鸿鸟在天空中越飞越远
(4)指出用法形象别致生动而又准确的动词
(5)点明作用这样写构成了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赏析字词语言”复习建议】
1、重视积累,对平时练习时把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词类和语言风格尽可能逐个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见多自然就可以识广了。
2、重视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训练,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害处;另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4、适当了解一些诗歌鉴赏“专门术语”,在本节尤其要注重一些关于语言风格方面的“术语”积累;例如雄浑、豪放、沉郁、清新、自然、俊朗、清幽、淡雅、冷峻、婉约、朴实、华美、洗练??
第二节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诗歌形象也就是诗歌意象,是在诗中选取的融铸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形象(意象)有机融合就形成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对意境的分析则包括对诗歌形象、内容、情感的全部把握和鉴赏。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领会浸润于形象之中的诗歌内容,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情感。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主要指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景物形象指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形成的一种形象,它是诗人感情的载体,往往浸染了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因素。
事物形象指诗中所刻画的某一物件(如松、竹、梅等)所赋予读者的印象,这种印象往往灌注着的情感、人格、评价倾向,读者从中得到某中生活启示或人生感悟。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意境常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