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德干高原西北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目标: 1、知道印度的地形分布特征 2、理解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3、会分析印度工农业的分布、发展与其资源的关系 学法指导: 10分钟内安静 快速 独立阅读《名师点悟》P87-P88及图册P113: 1、水稻主要分布在 小麦和棉花主要分布在 黄麻主要分布在 , 分析这些农作物分布的自然条件。 2、请评价印度农业生产的条件 3、印度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 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4、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中心分别是 和 其区位条件有哪些? 5、信息产业主要分布在 其分布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东北部和沿海 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三角洲 德干高原东北部 原料 孟买 加尔各答 班加罗尔 一、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哪些? 水稻、小麦 主要分布在哪儿?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 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 印度的经济作物主要有哪些? 棉花、黄麻、茶叶、甘蔗等 分布? 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属于长日照植物),比较耐干旱,生长后期需晴朗天气,适宜生长在沙土等透气性好的土壤上 黄麻是热带或亚热带的短日照作物,性喜低湿的土地和湿热的气候。 茶叶性喜多雨的气候、排水良好的坡地(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酸性土壤 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三角洲 印度东北部 印度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农作物 主要分布地区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 东北部和半岛的东西两 侧沿海地区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上游地区(平原)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茶叶 东北部(布拉马普特拉 河两岸的低山) 多雨的气候(湿润)及排水 好的坡地 黄麻 恒河三角洲 甘蔗 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地区 需水、肥、热量大,气候温 暖,降水量大 需水较多,这些地区为平原,降水丰沛 耐旱能力。这些地区地面起 伏和缓,土壤肥沃,降水较 少,日照充足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世界 首位) 二、评价印度农业生产条件 (1)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良好的水热条件为多种作物的种植奠定了基础。 ②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士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属世界上农业大国之一。 ③水源充足,印度丰富的降水和恒河等河流为农业灌溉提供丰富的水源。 、 ④土壤肥沃,德干高原西北部有一片由火山岩风化发育而成的黑土区,适宜棉花生长,为印度产棉花最多的地方。西部沿岸的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⑤人口大国,劳动力充足 ⑥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 (2)印度农业面临的主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印度农业主要面临问题是: ①水旱灾害频繁:水旱灾害频繁与西南季风的强弱密切相关,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雨季来得早,去得晚,雨水过多,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雨季来得迟,去得早,雨水不足,容易造成旱灾。为解决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在水源充足的北部(印度河、恒河流域),兴修水利灌溉系统;而在南部降水不足、水源缺乏的高原地区,则主要修建大量的贮水池等来缓解旱情。(防治措施) ②粮食不足:印度的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为解决粮食不足,印度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绿色革命”,即推广了先进的耕作方式和培育良种,并且增加兴修水利、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正在实行小家庭计划,即鼓励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组成3人小家庭。 农业改革 绿色革命: 背景:人口过多,旱涝频繁,农业不稳定 核心:推 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变旱地为水田,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和高产良种 效果: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在正常年份可自给。人口增长过快,增产的粮食基本被增长的人口消耗掉,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少。 白色革命:20世纪80年代,提高牛奶产量,增加国民营养,改善国民体质。 蓝色革命:开发江、河、湖、海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其目的是增加鱼类捕捞量,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外汇收入。 三、迅速发展的民族工业 (1)主要矿产及分布 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它们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图),储量都很丰富。 (2)主要部门与工业区 传统工业:印度独立前,工业以采矿业和纺织为主。独立后,电力、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形成了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的工业体系,以东北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