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筛查历史和现状—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全民健康意识的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会同预防接一样普及,筛查的病种会逐步增多,筛查技术将不断进步,新生儿疾病筛查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发展趋势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谢谢大家! 再 见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管理工作现状 第一阶段 1998~2001年 由省中心筛查,负责疑似病例的召回。 筛查中心实验室检验结果阳性--电话或挂号信通知监护人--带小孩复检。 缺点: 召回面广(一个中心面对九地市) 召回数量大(所有召回工作由中心工作人员承担) 语言沟通困难 人工记录通知结果,对未及时召回复检疑似病例的跟踪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统计分析困难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管理工作现状 第二阶段 2002~2005年 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召回 采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系统》(局域网版),其特点是使用计算机局域网,对疑似病例的召回进行专项管理。 筛查中心实验室检验结果为阳性--召回通知单、挂号信通知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召回负责人(按通讯地址的邮政编码区分自动生成)--电话通知或由人代转通知监护人--带小孩复检。 缺点: 该系统只能在筛查中心、分中心内部使用, 在发出疑似病例召回通知单后,对未能召回复检的疑似 病例只能每月汇总报表后寄往中心、分中心相应辖区县 (区)妇幼保健机构,所得的相应信息是滞后的。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管理工作现状 第三版 2006年 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的召回管理模式,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主动参与 针对旧管理系统的不足,结合新的软件编程技术,应用新版《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系统》(互联网版) 特点是召回机构负责人通过互联网直接获得召回信息,减少中间环节,并可对召回情况进行记录,了解全省筛查阳性疑似病例在其辖区内需要召回的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召回信息的互通。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1998~2006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结果 —————————————————————————— 年度 疑似病例数 召回数 召回率% p —————————————————————————— 1998~2001 1030 607 58.9 0.01 2002~2005 10772 8471 78.6 0.01 2006 2657 2299 86.5 —————————————————————————— 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管理工作现状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管理工作现状 1998~2006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率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管理工作现状 由上图、表可见,利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系统》使我省的疑似病例的召回率在不断提高,三个阶段的召回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使用管理系统(网络版)的筛查阳性召回率比手工管理召回有上升十分明显,从1998~2001年的58.9%上升到2002~2005年的78.6%,并随着新的管理系统的使用召回率从2002~2005年的78.6%上升到2006年的86.5%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管理工作现状 未召回原因分析 我省采用较低切值TSH≥9mU/L, Phe切值≥2mg/dl TSH在9-10mU/L仍有阳性确诊病例,1998-2003年TSH值在9-20mU/L确诊的甲低病例18例,占确诊病例的15.8% 2006年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疑似病例2657例,召回2299例,召回率86.5%,13.5%未能召回,其中TSH20mU/L的疑似病例占较大部分(9-20mU/L之间占86%)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管理工作现状 造成召回困难的原因有: 对筛查的两种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认为双方家庭没有此类病例,拒绝复检,在未召回的例数中占主要部分;初次复检未达到确诊标准的不愿再次复检,认为没问题 流动人口:没有相对固定的住址或无联系电话;将小孩送回老家抚养造成追访困难 信息不真实:有的产妇计划外怀孕为避免被计生部门查到,给产院提供不真实的信息 经济问题:筛查范围扩大,特别是在相对贫困地区,个别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长期治疗费用而放弃复检,在部分流动人口中也同样存在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召回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