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苯四甲酸锰(II)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开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题报告
化学
吡啶四甲酸锰(II)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以吡啶羧酸如吡啶二甲酸和吡啶三甲酸设计和合成配合物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有机多羧酸配体的配合物在分子筛、光电、磁性、化学传感器等应用上有巨大潜力[1-2]。以2,6-吡啶二甲酸为例,2,6-吡啶四甲酸分子中含有多个配位点,很容易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且配位方式非常多样,在配位时它可以以双阴离子、单阴离子或中性分子形式存在,即可作为三齿配体,也可以作为双齿或单齿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还可以充当桥基桥连两个金属离子[3-5]。
这方面的工作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进一步的研究依然是十分引人关注的。吡啶四甲酸比吡啶二甲酸和吡啶三甲酸有更多的配位点,因此,吡啶四甲酸应该产生一些新颖的结构和配位模式。然而,吡啶四甲酸极少被用于合成配合物,至今只有[Zn4(pdtc)2(phen)4(H2O)6]·20H2O和[Ni(H2pdtc)(H2O)3]·3H2O已被合成。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吡啶四甲酸锰(II)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1.引言
1.1论文研究背景
1.2在当前背景下该研究的意义
2.实验部分
2.1试剂及样品
2.1.1 吡啶四甲酸的合成
2.2 吡啶四甲酸锰(II)配合物的合成
2.2.1 使用溶液合成方法培养单晶
2.2.2改变pH、溶剂、温度、第二配体等条件,研究2,3,5,6–吡啶四甲酸以何种配位方式与Mn配位生成新的化合物
2.3 晶体结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合成的吡啶四甲酸锰(II)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3.2红外光谱分析
3.3 PXRD
3.4 热重分析
4.结论
5.本文的不足与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本文的研究由于本人知识水平与数据的限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提出问 题
提出问 题
解决问 题
2,3,5,6–吡啶四甲酸以何种配位方式与Mn配位生成新的化合物
分析问 题
研究背景分析
文献研究综述
阅读文献[6-10]
选用合适的合成方法
理论分析[11-12]
总结合成经验
经改变pH、溶剂、温度、第二配体等条件
实验验证
使用溶液合成方法来培养单晶
对已合成配合物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晶体结构,红外分析、PXRD、热重分析,收集整理数据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2010.12~2011.01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实验准备
(2)2011.01~2011.03 设计合成路线,实验合成
(3)2011.03~2011.04 整理实验数据,查阅文献,准备撰写毕业论文
(4)2011.04~ 完成毕业论文
五、主要参考文献:
[1]Ai-Hong Yang,Hong Zhang,Hong-Ling Gao,Wen-Qin Zhang,Lei He,Jian-Zhong Cui*. Novel Water Clusters in Two Complexes of Pyridine-2,3,5,6-tetracarboxylate[J]. Crystal Growth Design, Vol. 8, No. 9, 2008 3354–3359.
[2]Li-Ya Wang*,Yu Zhu,Chen-Xia Du,Huai-Bo Ma. Novel supra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three-dimensionalhydrogen-bonded network[M(H2O)6][H2L](H4L=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M=Mn(II)and Co(II):syntheses,characteriz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s[J].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610(2002)191-196.
[3]孔晓朵*,孙怡. 镓-2,6-吡啶二甲酸与α-吡啶甲酸或1,10-邻菲啰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9(21):1274-1278.
[4]贾洪斌,王雅珍.一个新颖的三维配位化合物[Co(Mepydc)(H2O)4]n·2.5nH2O (Mepydc=3-甲基-2,5-吡啶二甲酸)的合成和结构表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5):505-509.
[5]李书静,李可,冯彩婷.2,6-吡啶二甲酸钠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7(2):64-70.
[6]李秀颖,徐占林,刘春波,李雪,车广波.新型锰配合物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59-64
[7]卓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