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季度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二季度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报告
2010年二季度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报告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出持续走强的趋势,而持续表现疲弱的出口数据也于近期表现抢眼。而各项价格指标也上升强烈,进口近几个月来一直处于历史高位,证明了中国内需强劲之外,加工进口贸易也开始出现改善。与此同时,信贷环境仍然显得相对宽松。可见,中国经济活动已经见顶,但通胀仍在上升。初步预计,二季度,宏观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较一季度有所放缓。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社会薄弱环节,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切实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一、当前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1、经济向好形势进一步发展
201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向好形势进一步发展。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
另外,工业生产快速回升,企业效益大幅提高,2010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但失业率依然不容乐观, 2010年一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
为4.2%,比去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
2010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20亿元,同比增长25.6%,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0%。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6594亿元,增长35.1%,比上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
受政策调控和信贷收紧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
3、市场销售和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
2010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4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4%。
而一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578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8元,同比增长9.8%。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6.3%,家庭经营收入增长7.6%,财产性收入增长15.6%,转移性收入增长13.8%,转移性收入增长仍比较快。
4、对外贸易加快恢复,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位回落
2010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6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4.9个百分点。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余额65.0万亿元,同比增长22.5%,比上年末回落5.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2.9万亿元,增长29.9%,回落2.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3.9万亿元,增长15.8%,加快4.0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
2.6万亿元,同比少增2.0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万亿元,同比少增1.6万亿元。
3月份,M2、M1增速双双回落,新增贷款5107亿元,略高出全年信贷目标7.5万亿总量的三分之一,表明一季度数量型货币调控初显成效。继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之后,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3月份共实现货币净回笼6000亿元。政策面对商业银行放贷的监管,以及一季度外汇储备增长放缓,使得当前货币增速明显回落,预示着在经济向好、通胀压力加大的形势下,货币政策正逐步回归到正常化。
二、二季度宏观经济预测及股票市场走向
1、二季度经济较快增长,通胀压力逐步积聚
根据上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的力度增强,国民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开局较好,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初步预计,二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将走向全面恢复,但增长速度较一季度有所放缓,预计部分指标增速略低于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7%左右。由于翘尾因素等影响,二季度物价上升压力较大,预计CPI和PPI分别上涨4.2%和7%,而工业生产与三大需求增
长速度将保持较高水平。
由于处于市场的敏感期,中国的经济统计数据引发了市场极大的关注,但中国经济依然“稳”字当前。结合4月初以来发布的各项数据上看,连续走高的物价指数和超出预期的新增贷款规模则进一步推升了各界对通胀的预期,与此同时对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也在不断增强。
我们认为,在经历了去年信贷快速扩张、投资大幅增长,以及房价急剧上升之后,通胀预期已经上升,并且来自上游价格的通胀压力正在积聚。当前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仍应以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