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分析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分析报告
国内外智能电网行业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国内外智能电网行业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一、智能电网行业相关概述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所表现出来的优良性能受到各国的重视。
我国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化电网。
智能电网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广泛利用先进的信息和材料等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实施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对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已进入第二阶段的尾声,在大力建设特高压、数字化变电站的同时,智能调度将逐渐引入,用电信息采集和智能电表的需求也将有较快增长。
二、国际智能电网发展规模分析
预计到2018年,世界纯智能电网业务将需要1550亿美元,约比目前每年所有电气输配电设备的开支高出50%。如果要实现真正的“智能”电网,这将要求对供应方和需求方进行重大重组。研究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需要投入2万亿美元。2010年智能电网系统的销售额为160亿美元,清楚地表明该业务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有的电力生产和供应电网需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将推动该业务的未来增长。电网必须从众多的分布式来源纳入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中,并能使用点的需求和实时能力与电力供应相匹配。
三、中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分析
2009-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第一阶段2009-2010年的电网总投资为551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3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6.2%;第二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500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1.7%;第三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400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2.5%。
图表 2009-2020年中国电网总投资与智能化投资趋势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篇二: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状况
我国智能电网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转 载 于:wWW.xIElw.COM 写论文网: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分析报告)
2009-08-24
对于中国版“智能电网”,据中国电力科学院冯庆东博士介绍,已经在研究和实践上取得不少进展。“在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上,对数字化电网、数字化变电站、电网调度可视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在输电领域,许多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包括网域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量测技术,这些是电网调度基础,我们已经有七百多套相量测量装置安装在电网,排国际第一位。”
冯庆东还透露,在应付新能源接入上,已采用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电网安装了以提高输送容量为目标的固定拓扑装置、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的发射器、提高电源接纳容量和可再生能源即插即用的电网故障电流短路限制器等,正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数字化电网和电网调度上采用了一些关键技术,使数字化水平提高;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上,已有70多座变电站投入运行,华东电网走在了前面;配电领域,上海电力公司在钠硫电池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研究领域走在前列,钠硫电池已达650安时水平,今年完成中试,明年能够在现场作示范工程。此外,用电领域,电力用户信息采集系统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会实现全面覆盖和采集。
在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制定上,中国电力科学院是主要负责机构之一。冯庆东表示,6月开始,由国网公司科技部组织,中国电科院牵头,国网直属科研单位一百多位专家参与,分九个组来积极研究智能电网标准,有信心于年底前完成。
中投证券分析师熊琳指出,发电环节主要受益的是荣信股份、思源电气;输电环节受益的是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平高电气和许继电气;变电环节包括数字化互感器、开关控制、传感器、继电保护及自动化,受益的是国电南瑞、国电南自、许继电气、思源电气、金智科技、长圆集团;用电环节受益的是科陆电子、华立集团、宁波三星、林洋电子、长沙威胜等龙头;调度环节则是国电南瑞和东方电子。
智能电网概念及国际与国内发展现状分析
2010年03月24日
智能电网并不是一个全新概念,它是随着技术发展和业务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很早就展开对智能电网领域的研究探索,各国政府和电网公司也开始将发展智能电网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良药。
国际发展现状
早在2003年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就已经将未来电网定义为“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