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分配理论【62页】.ppt

发布:2017-03-23约9.49千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分配理论 分配: —— 是指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所有者提供生产要素后得到的收入及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分配理论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第一,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派生的需求。 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对生产这种产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 联合需求(joint demand)——是指生产某种产品需要多种生产要素相互配合、综合作用。 特殊的需求:引致需求 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直接需求; 在要素市场上,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能直接得到效用,而只能增加生产的能力,并由此来生产和销售满足消费者欲望的产品以获得利润, 即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派生的(derived demand),间接的,要受到它们所生产的消费品的需求的影响,是引致需求 从前,有一个地主非常贪婪,对待雇工非常刻薄。张三去给地主打长工,地主说:“我们有言在先。如果你辞职不干,我不但不给你工钱,还要割掉你的鼻子。如果我辞退你,你就割掉我的鼻子。”张三答应了。 一天,地主对张三说:“今天,你把我的100亩地从头到尾耕一遍。”张三拿起锄头,从地的这一端到另一端锄了一条线,就坐下休息了。地主见了大怒,说:“这就是你耕的地吗?”张三说:“我照你的吩咐从头到尾耕了一次。瞧,那条线不就是吗?”地主很生气,但又不敢辞退他。 又有一天,地主和地主婆要去岳父家,让张三提前几天去通知,准备好酒菜和床铺。张三赶到地主的岳父家,说:“我家老爷和太太马上就到。他们得了一种怪病,医生说只能吃生虫的面,睡在地上。”地主夫妇到了,岳父用生虫的面招待他们,还让他们睡在地上。事后,地主知道是张三捣的鬼,决定赶走张三。他对张三说:“只要你愿意自动离开,不割我的鼻子,我给你100块大洋。”张三答应了,他拿了这笔钱,开起了小店,过着不愁吃喝的生活。 从故事《地主和长工》中,我们可以形象地认识到生产要素的两大特点: 张三和地主相互仇恨,都想割掉对方的鼻子,置对方于死地。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非要走到一起来,彼此离不开对方呢?原因很简单,这是由于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的需求。张三拥有劳动,地主拥有土地,但仅凭劳动或土地都生产不出粮食。只有当劳动和土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派生的需求。尽管地主非常仇恨雇工,但他还是离不开雇工,因为他并非对雇工本人感兴趣只是对雇工提供的劳动感兴趣,只有劳动才能使他的土地生产出粮食。 (二)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1、边际生产力(MP): —— 也称边际生产率,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或所带来的收益。 若以实物来表示,称为边际物质产品。 MPP = △Q/△L (边际物质产品与价格相乘,即为边际产品价值。 记作:VMP,VMP = P?MPP) 若以收益来表示,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MRP = △TR/△L = MR ? MPP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商品价格和边际收益相等,故此时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即 VMP=MRP 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其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因此,生产要素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边际要素成本 —— 是指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时所增加的成本。记作:MFC。 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任何个人无法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因此,个别厂商面临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此时的边际要素成本就是该生产要素的价格。(MFC = W) 这样,厂商确定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即:MRP = MFC 3、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 实际上就是该生产要素MRP曲线的一部分,是一条负斜率曲线。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由前所述,完全竞争条件下,个别厂商面临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一般产品的供给曲线一样,也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但是由于不同生产要素各具特点,因而他们的供给曲线有时并非正斜率曲线。(特例) 对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概述 对要素的供给研究也看作是: 从要素所有者(居民户)的最大化行为出发,分析其对要素的供给量如何随要素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达到最大效用,要素拥有者按“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个部分之间进行分配,其原则为: 要素供给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