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乡镇图书馆的建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探析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字数:3059
来源:大众文艺·浪漫 2010年5期 字体:大 中 小
摘要:乡镇图书馆是图书馆事业中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基层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乡镇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乡镇图书馆;建设;问题;对策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上还比较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快,很多地方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就其图书馆的建设来讲也明显滞后。建国以来,我们在图书馆的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重要成就。比如,建立国家图书馆、省市图书馆,县区图书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图书馆四级网络,并且开始向微机化、数字化、现代化迈进。但是,在前进中一个明显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那就是社区和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十分薄弱,在图书馆的总体建设上失衡,更重要的是适应不了城市和农村不断发展的需要。因为我们要解决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他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乡镇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1.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改革开放后,虽然有了很大改观,沿海地区、港口城市和中心城市发展很快,但大部分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缓慢,甚至还有一部分地区和城市仍处于贫困状态,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根本无力进行包括图书馆在内的社会性公益事业。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因。 2.乡镇图书馆发展不平衡 一般来说,经济基础较好,基层领导重视,文化设施又较发达,大多数农民又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地方,图书馆(室)就办得多一些、好一些;而经济条件差,或基层领导不重视,人口少而农民文化程度又较低的地方就办得少,办得差些。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受大环境和外部条件的影响,表现出不同条件地区、不同基础条件的发展不平衡性。但总的来说,乡镇图书馆建设现状令人忧虑,主要表现:乡镇图书馆数量不断减少,功能日渐萎缩。缺乏长远的规划,或者说地方政府尚未真正重视图书馆建设。在“十五”期间,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评比达标活动的开展,图书馆(室)的建设作为“文明村”的硬性指标,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乡镇图书馆,其中,不乏设施先进、藏书过万、管理规范的农村图书馆,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亮丽的风景。如今,许多图书馆名存实亡。一方面是乡镇图书馆数量和功能的萎缩,另一方面,农民朋友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对知识、对阅读的渴求难以满足。 3.上层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 特别是一些领导者,他们对图书馆在城市和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真正认识。他们受旧的传统模式的影响,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对立起来,认为图书馆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上去了,才能搞上层建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不能单摆浮搁,更不能对立起来,它们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如今,对图书馆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理解,而应该提升到“知识就是生产力”的层面上,图书馆是培养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发达地区,它应该受到重视;在欠发达地区,它更应该受到重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和相当一部分领导,认识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因此,行动上不够积极和自觉,影响着社区图书馆和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4.管理没有条理,不成系统 一是内部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藏书流失严重:二是业务工作不规范。由于各自为政,分属不同的领导系统,区县图书馆对乡镇图书馆的业务指导没有权威性。乡镇图书馆自立标准,各行其是,图书分类、编目五花八门,很难达到规范化。 5.经费不足 现阶段我国乡镇图书馆未列入国家公共图书馆事业体系,属于民办公助性质,它不像区县以上公共图书馆或高校馆、科研馆,有国家保障的固定拨款。乡镇财政没有图书馆经费预算,目前办馆经费主要来源是领导重视拨一点,文化站创收助一点,图书馆以书养书补一点。乡镇图书馆的经费来源是很没有保障的,无论是经济富裕的地区还是贫困地区,乡镇图书馆儿乎都处于窘迫的生存处境。 6.服务设备不完善 乡镇图书馆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单一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是其重要原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将为农村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生动、快捷的传播方式将为农民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提供极大便利。乡镇图书馆建设应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成果来丰富服务内容,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重点发展乡镇馆电子阅览室。而目前乡镇馆建有电子阅览室为数不多,因此,要引导和鼓励乡镇馆创办电子阅览室。 二、乡镇图书馆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 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