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 1 \* GB3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 2 \* GB3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 等离子有关;
= 3 \* GB3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 3 \* GB3 ③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四、激素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
3、血糖平衡的调节
= 1 \* GB3 ①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
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肝糖元的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 H2O和能量
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
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 2 \* GB3 ②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
由胰岛B细胞(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
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 3 \* GB3 ③胰岛素与胰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4、激素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的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性激素)
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
5、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6、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a、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b、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五、免疫调节
1、基础: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T细胞)
B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
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3、免疫系统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4、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疫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质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若病原体两道防线被突破由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5、抗原与抗体:
抗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