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pdf
视角·高校
就业形势分析应对
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
就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文◎刘坤
摘要: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受社会、高校、家庭
等因素影响,关注并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有利于帮助他们顺利就业。为此,建议政府、高校、家庭协同努
力,通过拓宽就业空间、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优化就业心理教育、提高高校毕业生心理自
我调节能力等措施,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
党的二十大把就业定位为“最基本的民生”,提出实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四是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挑战与
施就业优先战略,要求“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遇并存。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
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产业、新业态、新职业不断涌现,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空
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间。
才资源,是重要的就业群体,健康的就业心理是他们顺利2.高校层面因素
就业的重要前提。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
高。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高校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片面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没有给予心理健康教
就业心理是指人们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育足够的重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提高未发挥
备及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2。影响高校毕业应有作用。比如,部分高校面对毕业生就业的新情况、新问
生就业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题,缺少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等。二是就业指导
素,包括社会环境、高校、家庭及毕业生自身等。水平和服务能力有待优化。不同类型高校建立的就业指导
(一)客观因素体系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对新就业形势反应缓慢;有的尚
1.社会层面因素未形成全员联动促就业的机制;有的就业岗位开拓意识不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与就业形势相关性较高,后疫情足,与行业、企业沟通、交流有限等,这些都会影响就业指
时期,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就业形势出现了新情况、新问导工作的实效性。三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错
题。一是从市场需求角度看,经济下行,招聘需求呈现紧缩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错配现
态势。经济下行、国际环境复杂等多重因素对经济发展和象,导致部分专业人才趋于饱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高
稳定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国内部分领域和行业的生产经营层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则相对匮乏。
恢复缓慢,整体就业市场用人需求增长放缓,加剧了高校3.家庭层面因素
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二是从人才供给角度看,高校毕业生一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与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
就业总量大,结构性矛盾突出。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
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等因素有关。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情
人数1076万人,首次突破千万;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
感支持有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焦虑情绪,不
人数1158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加之,部分专
良的家庭环境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二是个
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促使就业市场面临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