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练习(有答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练习1.如图所示,B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椭圆的半长轴为a,运行周期为TB;C为绕地球沿圆周运动的卫星,圆周的半径为r,运行周期为TC.下列说法或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位于B卫星轨道的一个焦点上,位于C卫星轨道的圆心上B. 卫星B和卫星C运动的速度大小均不变C. ,该比值的大小与地球有关D. ,该比值的大小不仅与地球有关,还与太阳有关2.有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移动,它们的运动周期之比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A. 1:27 B. 9:1 C. 27:1 D. 1:93.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2018年左右我国将进行第一次火星探测。已知地球公转周期为T,到太阳的距离为R1,运行速率为v1,火星到太阳的距离为R2,运行速率为v2, 太阳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一个质量为m的探测器被发射到一围绕太阳的椭圆轨道上,以地球轨道上的A点为近日点,以火星轨道上的B点为远日点,如图所示。不计火星、地球对探测器的影响,则( )A. 探测器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 B. 探测器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为C. 探测器在B点的动能为 D. 探测器沿椭圆轨道从A到B的飞行时间为 4.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B. 中的是一个比例常数,它和动摩擦因数一样是没有单位的C.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适用的D. 由公式可知,当时,5.我国的人造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有近地点和远地点,由开普勒定律可知卫星在远地点运动速率比近地点运动的速率小,如果近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1,远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2,则该卫星在远地点运动速率和近地点运动的速率之比为( )A. B. C. D. 6.“科学真是迷人。”如果我们能测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月球的半径R和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周期T,就能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称量”月球的质量了。已知引力常数为G,用M表示月球质量,关于月球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分别置于水平地面和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地面、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先用与水平地面夹角为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沿地面匀速向右滑动;再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使其沿斜面匀速向上滑动,则两次推力之比为A. B. C. D.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O为圆心,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A点以初速度v1沿AB方向平抛一小球,小球将击中坑壁上的最低点D点;而在C点以初速度v2沿BA方向平抛的小球也能击中D点. 已知∠COD=60°,则两小球初速度大小之比v1∶v2.(小球视为质点)( )A. 1∶2B. 1∶3C. ∶2D. ∶39.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位于半径为R的半圆柱体左端点A的正上方某处,以初速度5m/s水平抛出该小球,其运动轨迹恰好能与半圆柱体相切于B点。过B点的半圆柱体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则半径R的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A. mB. 4mC. mD. m10.地球表面的平均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可用下列哪一式来估算地球的密度( )A. B. C. D. 11.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是竖直的,圆锥固定,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A和B贴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的运动半径较大,则说法正确( )A. A球的角速度小于B球的角速度B. A球的线速度小于B球的线速度C. A球运动的周期小于B球运动的周期D. A球对筒壁的压力大于B球对筒壁的压力12.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过M、Q到N的运动过程中A. 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B. 从Q到N阶段,速率逐渐变大C. 从P到Q阶段,角速度逐渐变小D. 从M到N所用时间大于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根轻细绳子系着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已知绳长为L,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现增大绳长L,保持夹角不变,仍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则( )A.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增大B. 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增大C. 小球运动的周期增大D. 小球所受的细线拉力增大14.如图所示,P、Q为质量均为m的两个质点,分别置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如果把地球看成是一个均匀球体,P、Q两质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Q受地球引力大小相等B. P、Q做圆周运动的向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