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电大《刑法学专题研究》形成性考核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 育 部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改 革 和 开 放 教 育 试 点
刑法学专题研究
形成性考核册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
《刑法学专题研究》平时作业一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
2.广义的刑法包括( )。
A. 刑法典 B. 刑法修正案
C. 单行刑法 D. 附属刑法
3.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无罪推定原则
4. 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是( )。
A. 从旧兼从轻 B. 从旧兼从重
C. 从轻兼从新 D. 从重兼从新
5. 犯罪的三大属性为( )。
A. 刑事违法性 B. 应受刑罚处罚性
C.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严重的违法性
6. 我国的刑法分则根据犯罪的( )不同,将犯罪分为( )大类。
A. 同类客体 八 B. 同类客体 十
C. 一般客体 八 D. 直接客体 十
7. 甲为年满15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该负刑事责任?( )
A. 抢劫 B. 抢夺
C. 绑架 D. 放火
8.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是(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9.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 )。
A.必然因果关系 B.偶然因果关系
C.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0. “罪过”是指( )。
A.故意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过失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我国刑法。( )
2.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犯罪的,我国刑法不予追究。( )
3.有犯罪必然会受到刑罚处罚。( )
4.危害结果未必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客观必备要件。( )
5.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
6.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的是双罚制。(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过于自信的过失
2.单位犯罪
3.刑事责任能力
4.疏忽大意的过失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犯罪客体的概念及其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2.简述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一题,共18分)
被告人韩某,男,50岁,外国籍,该国某公司驻中国某地办事处负责人。
韩某于2001年6月25日晚带被害人胡某(女,20岁,该公司文员)外出应酬,至次日凌晨1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