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2篇 实验设计.pdf

发布:2017-05-21约8.5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 实验设计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医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系 骆福添 12.1 实验设计的概念 【例】1987 年某产科医师为研究胎次与儿童智力的关系,收集病案资料(考上大学 人数) :第一胎 19 人、第二胎 18 人、第三胎 10 人、第四胎 7 人、第五胎 4 人。由 此得出结论:智力与胎次有关,胎次愈多智力愈差,第一胎智力最好。?? 科研设计就是制订科研工作计划 科研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两部分 为制订好统计设计的计划,有必要回顾一下统计学的要点(附件) 统计设计类型: 实验研究 因Æ果 (动物实验证实病因/效应,如启东肝癌动物实验)正 向推理 临床试验 因Æ果 (临床观察验证/探索,如新药A 脂的降脂疗效)正 向推理 调查研究 果Æ因 (疾病分布探索病因,如中山 NPC 病因)逆推理 (置信度 ) 【例】某研究所有这样一个研究目的:希望考察“A 脂”的降血脂的疗效。拟选择 40 只 小鼠作为实验研究对象,考察 A 脂 (用 20 只小鼠)与公认有效的降血脂药物“洛伐 他丁” (用 20 只小鼠)降低血脂的疗效之间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以 LDL(低 密度脂蛋白)为评价疗效的主要指标。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根据预实验和前人的经验,获得关于估计动物只数所需要的基本信息,并估算出每 个药物组所需要的最低小鼠数为 20 只,两个药物组共需要 40 只小鼠;先将小鼠喂 以高脂饮食,使其达到高脂血症状态(称为造模),待造模成功(即指标 LDL 高于 某特定数值)后,采取非人为的方法(即随机化法)将 40 只小鼠均分入 A 脂组和 洛伐他丁组,分别服用相应药物一段时间(药物有规定的剂量和用法),测出每只 小鼠 LDL 值的改变量(即用药前的 LDL 值减去用药后的 LDL 值)。选用适当的统计 分析方法分析两组小鼠的 LDL 改变值, 从而得出关于两种药物疗效之间差别是否具 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若两种药物疗效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仅从降血脂的疗 效角度看,可以初步认为:能用新药“A 脂”取代现在公认的降血脂药物“洛伐他丁”。 主要内容: (1)选择什么作为受试对象 (本例为小鼠); (2) 如何确定样本含量 (应按已知条件和设计类型估计合适的样本含量, 本例 N=40); (3)如何设立合适的对照组(本例以洛伐他丁药物为对照药); (4)确定拟考察的实验因素 (本例为药物的种类,即 A 脂与洛伐他丁); (5)确定实验效应 (本例通过测定血脂指标 LDL 的改变值来反映药物的疗效); (6)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受试对象分组进行分组,通常是完全随机化方法(即非人为 因素影响的分组方法); (7)确定合适的实验设计类型(本例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称为成组设计)。 从这些内容中可以提炼出构建实验设计的三大支柱: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受试对象、 实验因素、实验效应)、实验设计的四原则 (随机、对照、重复、均衡)和实验设 计类型。 12.2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要素”即关键,缺一便不成为研究 Luo  Nov­08: 【例】黑米皮 对家兔 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 (因素) (对象) (效应) 12.2.2 实验因素 12.2.2 与 12.2.1 位置对调 处理因素: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欲施加或欲观察的因素,简称处理或因素(factor) 实验性∕ 观察性:施加的或客观存在的(如婴儿母乳喂养) 处理∕ 协变∕ 混杂: Luo  Nov­08: 观察项 目 作用类别 统计分类 黑米皮 、白米皮、对照 外加 因素 研究因素、处理 因素 性别、体重 内在 因素 混杂 因素、协变量 进食量 偶然 因素 协变 因素、协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