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汉京畿制度.doc

发布:2016-12-23约1.15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汉京畿制度 篇一:唐宋京畿管理制度变迁初探 唐宋京畿管理制度变迁初探 摘要:唐朝京畿管理先后采用雍州、京兆郡、京兆府、京畿道等统领制。宋真宗景德年间设置了开封府界提点司,京畿管理出现了开封府界特别路区。宋仁宗皇祐年问曾一度改开封府界特别路区为京畿路。宋神宗朝设开封府界提举常平司、提举保甲司等机构。宋徽宗朝时而置京畿路、时而恢复开封府界特别路区。南宋京畿管理演变为临安府长官兼任浙西安路抚使的大总管府路管理模式,完成了京畿管理由地方性向中央特区化的演变进程,并对元明清时期的京畿管理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唐宋;京畿制度;开封府界 唐宋京畿管理制度变迁,不仅是唐宋政治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中国古代京畿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学术界对此虽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现存文献记载零散失详,至今仍罕有专论唐宋时期京畿管理制度者。本文拟就唐宋时期京畿管理制度变迁问题,作些初步探讨,希冀对唐宋政治制度变革的研究有所补益。 一、唐、五代京畿管理制度之演变 唐朝的京畿管理制度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是雍州或京兆郡、京兆府统领制,后一阶段为京畿道管理制,五代又演变为开封府或河南府统领制。 1、以雍州、京兆郡、京兆府统领京畿制度的演变 自汉代以来,京畿的管理多由国都所在的州或郡统领,隋朝也不例外,京畿曾先后归属于雍州或京兆郡统领。开皇三年(583),隋文帝置雍州。大业三年(607),隋炀帝改雍州为京兆郡。京兆郡统领大兴、长安、始平、武功、盩厔、醴泉、上宜、鄂、蓝田、新丰、华原、宜君、同官、郑、渭南、万年、高陵、三原、泾阳、云阳、富平、华阴等22县。隋恭帝义宁元年(617)五月,李渊掌握了大权之后,“改隋京兆郡为雍州,以别驾领州事”。唐朝建立以后,虽仍以雍州统领京畿,但对京畿的构成先后做了几次调整。武德元年(618),唐高祖改大兴县为万年县,万年县为栎阳县,“分栎阳置平陵,以渭南县属华州,分醴泉置温秀县,分云阳置石门县”。第一次调整以后,分置了平陵、温秀、石门等3县,将渭南县划归了华州,雍州建制比隋朝京兆郡多出了2个县,即24县。武德二年,“分万年置 篇二:必修4文化常识学生版 《必修四·文化常识》单元回归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考纲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化常识”的相关要求: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内容和文字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散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命题规律: 1、考查形式:2015年起新课标全国卷将文化常识题列为文言文阅读的第二个题目,分值3分,考查形式为客观选择题。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词在本质上属于实词,可以看作是实词中特殊的一类。 2、考查内容:古代文化常识内容十分广泛,从近两年来的高考真题看,常见的考查角度有:①古代政府机构;②官职的升迁;③古代的礼法习俗;④古代的时间和地理方位;⑤古人的称谓;⑥文学典故和常识 【知识建构】 【问题解决】 请根据课文注释及工具书,完成下列文化常识的积累。 1.读尽缥缃万卷书: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的代称。 2.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 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3.戏曲中的行当: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 ,共五大行当。元杂剧角色主要有: (老年妇人)、 (男配角)、 (女主角)、(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 (老年男性)、 (官员)、 (老年男子)等。 4.这一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5.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的精神象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6.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7.封狼居胥:狼居胥,即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一说今内蒙古狼山。此山地处荒漠,鲜有草木,且长年风大沙多。 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 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来封狼居胥成为汉人的最高荣誉之一。 8.三公九卿: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礼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殷亦三公九卿。周以太师、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