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三角洲区沙三中古地貌分析及其春对沉积控制的开题报告.docx
东营凹陷三角洲区沙三中古地貌分析及其春对沉积控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东营凹陷是中国东部陆段的重要油气勘探区之一,地处山东半岛北缘,沿海地区。该地区属于退积台地区,地貌形成于晚第四纪,是三角洲平原的典型代表。在这里,沉积旋回很多,结构复杂;沉积类型非常多,主要有河流、冰川、湖泊、海洋等不同的沉积环境。受海平面变化和潮汐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沙三层系中出现了大量中新生代海相和非海相沉积岩。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沙三中新生代地貌及沉积岩石特征展开研究。
1.2研究意义
研究东营凹陷三角洲区沙三中古地貌分析及其春对沉积控制,可以深入了解该地区沉积环境时空演化以及沉积地层特征,对该区域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2.1研究目的
通过对东营凹陷三角洲区沙三层系的古地貌和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探究该地区沉积环境和沉积类型的时空演化规律,为该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2研究内容
(1)东营凹陷三角洲区沙三层系的古地貌特征分析;
(2)东营凹陷三角洲区沙三层系中新生代岩石特征研究;
(3)影响该地区沉积环境的因素分析;
(4)综合分析该地区沉积环境演化规律。
三、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3.1研究方法
(1)野外地质调查法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法,对东营凹陷三角洲区沙三层系的古地貌特征和岩石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获取其地貌类型、分布、形态及岩石类型、结构、组成等信息。
(2)实验室分析法
通过常规岩心测试分析、薄片观察等实验室分析,获取岩石学特征,了解沉积物的成分、纹理、构造特征、古气候环境等信息。
3.2技术路线
(1)地质调查和野外地质实验;
(2)岩石薄片制备及岩心测试;
(3)岩石薄片观察和扫描电镜扫描分析;
(4)实验室数据整理和分析。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和结论:
(1)完成东营凹陷三角洲区沙三层系的古地貌分析及其春对沉积控制,揭示其时空演化规律及沉积地层特征;
(2)分析影响该地区沉积环境的因素;
(3)为该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五、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2021年3月—2021年5月:文献调研,制定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2021年6月—2021年8月:野外地质实验和呼吸面观察,岩石薄片制备及岩心测试;
2021年9月—2021年11月:岩石薄片扫描电镜扫描分析;
2021年12月—2022年2月:实验数据整理和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2022年3月—2022年5月:修改优化论文稿件,完成论文提交。
六、参考文献
【1】刘志强,常运坤,彭茂良,等.东营凹陷三角洲前缘Cenozoic沉积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27(6):1022-1032.
【2】董超,鲁颖娟,任蓓蓓,等.东营凹陷沙二段沉积相及控制因素分析.石油勘探与开发,2020,47(1):94-101.
【3】赵磊,张振华,孙海军,等.东营凹陷沙三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44(5):556-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