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AVS-S视频编码器变换量化和熵编码模块的硬件设计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4-04-03约1.2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VS-S视频编码器变换量化和熵编码模块的硬件设计中期报告

1.引言

视频编码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视频通信、广播电视等领域,其中AVS-S是一种新兴的视频编码标准,在传输效率与图像质量间达到了平衡,实现了高效的视频压缩和码流控制。本报告对于AVS-S视频编码器中的变换量化和熵编码模块的硬件设计进行中期汇报。

2.设计目标

本次设计的AVS-S视频编码器变换量化和熵编码模块的设计目标是达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基本的AVS-S视频编码标准,包括整数变换、量化、反量化和反变换等基本编码过程;

(2)完成视频片段的编码,实现基于帧/场的压缩,包括码率控制、搜索帧/场类型、残差编码以及熵编码等过程;

(3)在硬件实现上达到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要求,保持高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3.设计流程

(1)变换量化

通过对输入的视频数据进行整数变换和量化,得到对应的量化参数,然后对量化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相应的比特流。具体实现过程中,采用了AVS-S视频编码器中常用的变换——Transform-8x8,这里采用的是固定的量化表。

(2)熵编码

在量化之后,需要对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熵编码,这里采用了基于Huffman编码的熵编码方法。在这一步中,需要先对量化后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然后进行熵编码,得到最终的比特流。

(3)硬件实现

通过Vivado软件对该模块进行硬件实现,以FPGA板卡(如XilinxKintex-7FPGA)为硬件平台,实现对视频数据的压缩处理。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将变换量化和熵编码进行分块,然后分别进行硬件实现,最终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4.中期进展及问题分析

目前,已经完成变换量化和熵编码模块的设计,并在FPGA上进行了初步的验证,具体来讲,已经完成了如下工作:

(1)实现了Transform-8x8的整数变换、量化、反量化和反变换等基本编码过程,生成了相应的量化参数和量化数据。

(2)实现了基于Huffman编码的熵编码,效果较好,即实现了数据压缩和码增益控制。

在实现过程中,遇到了几个问题:

(1)函数调用的问题

函数调用是C语言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在Vivado中,函数调用会产生大量的额外电路,占用大量的FPGA资源,同时会导致很多硬件限制,因此,应尽量避免函数的使用。

(2)内存分配的问题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分配,包括量化数据和熵编码输出数据等,但是由于FPGA上一般没有磁盘等外界存储介质,因此需要合理分配存储资源,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帧/场编码的问题

在视频编码中,帧/场编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不同的编码方式会影响到汇编图像的质量和编码效率,因此,在硬件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帧/场编码的实现。

5.结论

本中期报告介绍了AVS-S视频编码器变换量化和熵编码模块的设计,包括了设计目标、设计流程、中期进展及问题分析等方面。虽然在实现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总体来讲,设计效果尚可,最终实现的AVS-S视频编码器硬件设计有望在数字视频通信等领域得到应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