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农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第1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A 5.B 6.B 7.B 8.D 9.A 10.D 11.D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
三、简答题
1.(1)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5)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应该而且是可以调节经济的
2.(1)边际分析法
(2)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方法
(3)静态与动态分析法
(4)个量分析、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四、论述题
1.联系:(1)它们是整体与其构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者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可以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人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A4.B5.B6.D7.C8.A9.D10.A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
三、简答题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国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NI) 个人收入(PI)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净值(NNP)—企业间接税=国民收人(NI)
国民收入(NI)-(社会保险税+企业所得税+未分配公司盈余)+转移支付=个人收人(PI)
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人(PDI)
四、计算题
1.糖果的基期价格=100×0.1/200=0.05(元)
糖果的报告期价格=100×0.6/300=0.2(元)
价格实际变动=(0.2-0.05)/0.05×100%=300% 即糖果的价格实际增长了300%
2.2001年名义GDP=2×100=200(元)
2002年名义GDP=3×200=600(元)
2001年实际GDP=2001年名义GDP =200(元)
2002年实际GDP=2×200=400(元)
2001年物价指数=100
2002年物价指数=100*600/400=150
名义GDP变动百分比=(600-200)/200×100%=200%
实际GDP变动百分比=(400-200)/200×100%=100%
物价指数变动百分比=(150-100)/100×100%=50%
五、论述题
1.(1)市场价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以市场价值表示总产出的一个概念。为了使各类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加总,并便于比较各年度不同产品组合的相对价值,计入GDP的每一种产出和服务的价值都是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