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2讲 地图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③选面 农业生 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居 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交通便利,远离污染地区 (1)确定剖面的方向,定出剖面基线AB。 (2)确定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3)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如下图所示,从1点~15点,向MN线引垂线。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点1′~15′点的相应高度。 (5)用平滑曲线从1′点一直连到15′点,即得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6)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地过渡。 方法技巧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确定高度的方法 (1)确定等高线上点的海拔及相对高度,当该点在等高线上时,其海拔即为经过该点的等高线的数值,如图中B海拔为400米;求在等高线上两点 的相对高度,即为高处海拔减去低处海拔,如图中B与A相对高度为300米。 (2)确定非等高线上点的海拔及相对高度。当该点不在等高线上时,其海拔应介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如图中E海拔为200~300米。求不在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n-1)dΔH(n+1)d计算。(注:n为两点之间数位不同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ΔH为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在计算陡崖相对高度时,公式为(n-1)d≤ΔH(n+1)d,如C与D的相对高度为300米≤ΔH500米。 典 例 剖 析 考点剖析1 比例尺的应用 (1)要求四周边框各留2厘米,宜选用的比例尺是( ) A.15 000 000 B.1/250 000 C.二万五千分之一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千米 (2)小明绘的地图上两点间距离为4厘米,则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为( ) A.10千米 B.40千米 C.100千米 D.80千米 (3)小明绘的地图可能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某省地图 D.校园平面图 【答案】 (1)B (2)A (3)C 考点剖析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 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 (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 A.KRQPT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解析】 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水(脊)线的含义。脊线是等高线向低处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由此可判断两河的分水(脊)线是KMOP线,正确选项为B。第(2)题,KST线路虽然较长,但是在靠近山顶K处的KS段,其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较为平缓。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答案】 (1)B (2)D 考点剖析3 地形剖面图 (1)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 A.甲、乙;① B.乙、甲;② C.甲、乙;② D.乙、甲;① (2)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⑥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从剖面图与等高线图中的数值入手,明确等值线的数值特征和形态特征,并据此对工农业布局进行指导。第(1)题,根据M→N、P→Q的数值变化可以判定M→N线最低值为530左右,最高为580以上,南部地 势较高,判断对应甲剖面线;P→Q线最低处在东侧,数值在510以下,最高在西侧,最高值为580左右,中部经过几条河谷和山地,判断对应乙剖面线;②水库位于自来水厂的上游地区,可自流引水,距离也较近,①水库距离远,并且要经过山脊地区,不能自流引水,且工程量大,所以正确答案为C。第(2)题,据图可知,河流大致自北向南穿过Z村,污水处理厂应建在流经Z村的河流下游,即⑥处;玻璃温室大棚应建在地势平坦、采光条件好的地方,比较四处位置,③处最好,因为③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且面积大,再加上位于朝南的山坡上,采光条件好。故玻璃温室大棚建在③处最好。因此本题选D。 【答案】 (1)C (2)D 跟 踪 演 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和丙之间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 A.60米 B.70米 C.80米 D.90米 2.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