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热连轧过程及计算机控制(L-2)..ppt

发布:2017-05-25约5.35千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热连轧过程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简介; 主要内容;1. 热轧定义(Definition of Hot Rolling);图1-1 铁碳合金相图; 热加工变形除具有上述优点,使之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外,同其他加工方法相比较它也有如下的不足: (1) 对薄或细的轧件由于散热较快,在生产中保持热加工的温度条件比较困难; (2) 热加工后轧件的表面不如冷加工生产的尺寸精确和光洁; (3) 热加工后产品的组织及性能不如冷加工时均匀; (4) 从提高钢材的强度来看,热加工不及冷加工。 热加工变形可以认为是加工硬化和再结晶两个过程的相互重叠。在此过程中由于再结晶能充分进行和变形时靠三向压应力状态等因素的作用,可使: (1) 铸态金属组织中的缩孔、疏松、空隙、气泡等缺陷得到压密或焊合。 (2) 在热加工变形中可使晶粒细化和夹杂物破碎。 (3)金属在热变形过程中产生带状组织。;2. 热连轧工艺(Hot Continuous Technology);;; Fig.2-3 Principal layouts of hot strip mills a) semi-continuous, b) with twin reversing roughing train, c) three-quarter continuous, d) fully continuous.;;;;(3)FTSRQ(FTSC) (Flexible Thin Slab Rolling for Quality)工艺(图2-7) FTSRQ(后该为FTSC)称为生产高质量产品的灵活性薄板坯轧制,由意大利达涅利公司开发。第一条生产线于1997年在加拿大的Algoma钢厂投产。产品厚度为1.0~16.0mm。 (4) CONROLL(CONtinuous ROLLing)工艺(图2-8) 该工艺由奥钢联工程技术公司(VAI)开发,第一条生产线于1995年4月在美国的Armco Mansfiled钢厂投产。生产能力90~180万吨/年(1×1流,2×2流),产品厚度1.8~12.7mm。;;;;(6)CRP工艺(CRP Technology) CPR工艺即铸压轧工艺(Casting Pressing Rolling),由西马克公司、蒂森公司和法国尤西诺尔·沙西洛尔(Usinor Sacilor)公司共同开发,用于生产厚度小于25mm的合金钢和普碳钢热轧带材,其工艺原理见图2-10。它利用浇铸后的大压下(60%-极限压下量),仅使用一组轧机,最终可生产厚度为6mm的薄带卷。该工艺采用西马克的漏斗型结晶器,出结晶器下口铸坯厚度为50mm,直接进行液芯压铸和粗轧,早期的试验装置是一对铸轧辊, 后改为两对,第一对挤压辊可将???坯减薄至25~30mm,再进入第二对辊,粗轧铸坯为13—20mm。该生产线包括一台连铸机、一台感应炉、除鳞机、一台四辊轧机。试验线见图2-11。;;;(2)无头轧制和半无头轧制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Endless and Semi- endless Rolling) ;;; 所谓铁素铁轧制是指轧件进入精轧机前,就完成γ-α的相变,即变成完全铁素体。粗轧仍在全奥氏体状态下完成,然后通过精轧机和粗轧机之间的超快速冷却系统,使带钢温度在进入第一架精轧机前降低到Ar3以下。这样就克服了γ-α相变区轧制的危害。因而热轧超薄带钢就变得非常容易。 ; 与传统的奥氏体区高温轧制工艺相比,铁素体低温轧制工艺在经济、技术等方面有其独到的特点: (1) 钢坯加热温度低,可较大幅度降低加热能耗,提高加热炉的产量; (2) 低的加热温度可降低氧化烧损,提高成材率;低的加热温度可减少轧辊温升,减少由热应力引起的疲劳龟裂和断裂,降低轧辊磨损;低温轧制可降低二次氧化铁皮量的20%~37%,提高热轧产品的表面质量,同时也可提高酸洗线的运行速度; (3) 铁素体区轧制可生产出晶粒较大、屈服强度、硬度均比较低的带材,使冷轧变形率大大提高,平均可达87.5%,并且对铁素体区轧制钢卷进行冷轧时生产率可提高20%; (4) 低碳钢不需添加Ti、Nb等合金元素,能直接生产热轧深冲带钢,可实现热轧产品替代部分冷轧产品,降低成本;并可扩大冷轧产品范围,生产极薄及宽度大的冷轧板。;3 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