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组技术》-公开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辅助制造概论(2) 东北农业大学机械制造教研室 李元强 第二章 成组技术(GT) 广义定义:将许多不相同,但又具有形似信息的事物,按照一定的准则分类成组使若干种事物能够采用同一种的解决方法,以达到节省时间、精力和费用的目的。 机械制造行业定义:将企业生产的多品种、部件和零件,按照一定的相似性准则分类编组,并以这些组为基础组织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李元强 第二章 成组技术(GT) 造工艺和生产管理的合理化。 实现成组技术须具备的条件: 制造系统较高的自动化; 零件设计的合理化; 相匹配的制造系统。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基本要求: 应能对本企业内所有产品进行分类编码,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李元强 第二章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能满足各有关部门的使用; 每个零件特征代码应有明确的含义,不能相互混淆和含糊不清; 结构尽量简单; 能适合计算机需要,也能适应生产的发展。 分类编码系统的结构形式: 树式结构:后面的码位隶属于前面的码位,是前一码位的补充和说明。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李元强 第二章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特点:系统容量大,但识别使用不方便,适用于设计检索。 容量Rs:整个分类系统所能容纳不同信息和特征的总量。 Ns Rs=∑Mk k:为数式码位数; k=1 M:每个码位的容量;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李元强 第二章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链式结构:各码位有固定独立的含义,前后码位无隶属关系,是平行的。 Rl=M×Nl Nl:为链式码位数;M:为每个码位的容量。 特点:容量小,识别使用方便,适用于信息设计。 混合结构:是链式结构和树式结构的结合。 Rh=Rs+Rl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李元强 第二章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特点:容量大小和应用识别程度介于上两者之间。 三者结构形式比较: 各结构容量的计算 树式结构:Rs=M1+M2+M3=3+9+9=21 链式结构:Rl=M ×Nl=3 ×3=9 混合结构:Rh=M1+M2+M ×Nl=3+9+1 ×3=15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李元强 第二章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树 式 结 构 树 式 结 构 混 合 结 构 1位 2位 3位 1位 2位 3位 1位 2位 3位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李元强 第二章 OPITZ分类编码系统 该分类系统使德国(西德)阿亨工业大学机床与生产工程试验室在奥匹兹(H.OPITZ)教授主持下研制成功的。 组成:九个码位组成:前五位表示零件的形状特征称为形状代码(主码);后四位分别表示零件的尺寸、材料、原始形状和精度,称为辅助代码(辅码);每个码位有十个特征码,分别表示十种零件特征。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李元强 第二章 OPITZ分类编码系统 0 1 2 3 4 5 6 8 7 9 主 码 辅 助 码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L/D≤0.5 0.5≤L/D≤3 回 转 体 L/D≤2带偏号 L/D≥2带偏号 特殊体 A/B≤3,4≤A/C,平板体 A/B≤3,A/C ≤4方体件 A/B≥长体件 特殊体 外形及其要素 内形及其要素 平面加工 辅助孔及齿 内回转体形及其要素 平面加工 辅助孔及齿形 总体形状 总体形状 主要孔 平面加工 辅助孔及齿形 总体形状 总体形状 尺 寸 材 料 原 始 形 状 精 度 0.5≤L/D≤3 非回 转 体 6 8 7 9 第二章 OPITZ分类编码系统 第一位码表示零件类别 第二位码表示零件主要形状 第三位码表示零件的内表形状和回转体 第四位码表示零件的平面加工,是指不能用钻床、镗床或车床加工的平面、槽和缝 第五位码表示零件的辅助孔、齿形及成形面的加工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李元强 第二章 OPITZ分类编码系统 第六位码表示零件的一个最大外廓尺寸 第七位码表示零件的材料 第八位码表示零件的原始形状 第九位码表示零件上有精度要求的部位 优点: 功能多、用途广; 码位较少、规律性强; 结构规律性强;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李元强 第二章 OPITZ分类编码系统 留有余地、应用灵活。 不足之处: 对非转体件描述粗略(仅用了四个特征码6--9); 受码位限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