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pdf
双减背景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第1页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课题研
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
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现
在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进入数学
课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
提高,自主、合作、探究正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有力
地挑战了传统教学的“一言堂”,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
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
识,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这也是学生在综合性学
习中非常需要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两点做法
(1)组建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
班上的小组一般以班级座位前后3-5人为一组划分。
分组时,教师应考虑差异性、互补性、平衡性、稳定性,
根据成绩、性别、性格、学科倾向,交往能力来分组,尽
量做到组内异质,充分发挥组长和组员的作用。
双减背景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第1页
双减背景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第2页
(2)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期初,小组合作学习主要任务为组长督促组员认真完
成作业,检查作业,背诵知识点;一个月左右后,笔者会
引导学生上台来当“小老师”讲练习,锻炼学生的胆量及
语言组织能力;半个学期过去后,会让组长在组内讲习题,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解题思路、思维更接近,个别学生会比
老师讲的方法更容易懂,但此时,教师不应完全放手,当
有学生对同学间的讲解不理解时,教师应主动引导他如何
来讲解;经过两年半的时间,只要会做的题,预习了的新
课,部分学生都可以有模有样地讲给其他学生听。现在,
个别不会的题目,都可以在小组内解决。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培养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独立思考、一
问一答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突然间要让学生
在上课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定感困
惑。在各种公开课上我也经常发现,学生合作学习大多是
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事实上,小组合作的学习应该
是每个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规定性
反应。因此,要想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
师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双减背景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第2页
双减背景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第3页
2、教给每位学生的合作技能
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
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教学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
六章第一节《数据的收集》(北师大版),案例:在小明
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调查?由于多
媒体课件对这一情景有局限性,学生独立无法完成,于是
我就进行小组分工,规定每个小组成员只记几个年龄段,
最后统计结果,合作讨论后每个小组的组长回答本组的结
果。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
习活动之中。开始实施时,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免有些生
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
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
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
能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能练成的,要在平时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