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练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诗歌景物形象练习;“形象意境类”题目
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一、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一、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一、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常见意境举隅 ;二、鉴赏诗歌的意境;二、鉴赏诗歌的意境;二、鉴赏诗歌的意境;二、鉴赏诗歌的意境;
1.(2010年青岛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 蔡 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关城:潼关、函谷关。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提问:首联、颔联的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杀人。
(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2)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抒发了怎样的感慨?;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全国卷1)
??????????????????????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