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的计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行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指标计算
一、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劳务性活动的总价值量。
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具体列示如下:
工业总产值包括内容 成品价值
工业性作比价值 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 产量× 产品实际销售 不
含
税 平均单价 自制设备、自制成品价值、按成本价计工业总产值(不含税) 对外工业品修理的价值
按加工费收入计算工业总产值 对本企业非生产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安装等 对外来料加工价值 外来产品的分包、分装等简单加工价值 外来零件、配件简单装配工作价值 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的价值
与会计在产品成本换算相一致 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
成品价值=∑[报告期某产品生产量*该产品报告期实际销售平均单
价(不含销项税额)]
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
成品价值=∑(报告期某产品生产量*该产品报告期90年固定价格)
上年价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
成品价值=∑[报告期某产品生产量*该产品报告期前一年实际销售
平均单价(不含销项税额)]
工业总产值计算中,有的企业产品品种较多,计算资料不完整,难以分产品计算成品价值,可参考以下公式,变通调整计算。
报告期现价总产值=报告期可对外销售的产品价值+报告期不计算产品销售收入的产品价值(例:自制设备、向非生产部门提供产品、提供工业性作业等)
报告期可对外销售的产品价值=报告期产品销售收入+期末、期初库存产成品成本差额*(报告期产品销售收入/报告期销售产品工厂成本)
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
报告期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报告期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基期不变价工业总产值)—1]*100%
可比价格总产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
报告期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按上年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基期现价工业总产值)—1]*100%
二、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报告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二是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这种方法也称要素分配法。
生产法
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式中“本期应交增值税”若为“负数”,在计算中应视作“0”处理)
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工业中间投入: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工业中间投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利息净支出
上式中“直接材料”资料取自会计成本核算所属项目;“利息净支出”资料取自会计“财务费用”明细项目,其他三项可据有关资料加工整理计算,列示如下表: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增加值项目归类表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正
算
归
集 工业中间投入 中间物质消耗 外部修理费
办公费
水电费
物料消耗
劳动保护费
取暖费
试验检验费 外部修理费
办公费
物料消耗
运输费
低值易耗品摊销
递延费用摊销
坏帐损失
研究开发费等 业务费(办公费)
运输费
装卸费
包装费
低值易耗品摊销
物料消耗
外部修理费
中间劳务消耗 差旅费
保险费 差旅费 保险费
业务招待费 咨询费
诉讼费
土地损失补偿费
职工教育经费
无形资产摊销
绿化费
排污费
工会经费 保险费
展览费
广告费
差旅费 倒算分解 增
加
值 工资
折旧费
福利费 工资 折旧费
福利费 劳动保险费
待业保险费
矿山资源补偿费
车船使用税
土地使用税
房产税
印花税
其他各种规费 工资
福利费 年度工业增加值的计算:
工业增加值率(含税)=(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现价工业总产值+销项税额)
工业增加值率(不含税)=(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现价工业总产值
月度工业增加值的测算:
某月工业增加值=某月现价工业总产值*上年度工业增加值率(不含税)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