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法律英语案例分析及法律常识测试卷.doc

发布:2025-03-11约1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法律英语案例分析及法律常识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一、选择题

1.法律条文理解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3条,下列哪项表述正确?

A.公民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B.公民民事行为能力一律平等

C.公民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相一致

D.公民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可以不一致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条,下列哪项表述正确?

A.故意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B.犯罪未遂,情节严重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法律概念辨析

2.1.“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是什么?

A.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B.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C.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

D.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是相同的概念

2.2.“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A.侵权责任是指因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因违反合同约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B.侵权责任是指因违反合同约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因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C.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都是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D.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是相同的概念

3.法律术语解释

3.1.“时效”在法律术语中指的是什么?

A.指法律对某种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不予追究责任的期限

B.指法律对某种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予以追究责任的期限

C.指法律对某种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予以免除责任的期限

D.指法律对某种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予以加重责任的期限

3.2.“证据”在法律术语中指的是什么?

A.指在诉讼过程中,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材料

B.指在诉讼过程中,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

C.指在诉讼过程中,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视听资料

D.指在诉讼过程中,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人证言

4.法律关系判断

4.1.下列哪一项属于法律关系?

A.甲、乙签订的劳动合同

B.甲、乙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

C.甲、乙之间的婚姻关系

D.甲、乙之间的朋友关系

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律关系?

A.甲、乙签订的买卖合同

B.甲、乙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

C.甲、乙之间的婚姻关系

D.甲、乙之间的朋友关系

5.法律行为分类

5.1.根据法律行为的主观意志,下列哪一项属于单方行为?

A.签订合同

B.借款

C.离婚

D.赠与

5.2.根据法律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项属于法律行为?

A.签订合同

B.借款

C.离婚

D.赠与

6.法律责任认定

6.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侵权责任?

A.侵害他人生命权

B.侵害他人财产权

C.侵害他人知识产权

D.侵害他人隐私权

6.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违约责任?

A.违反合同约定

B.违反合同目的

C.违反合同履行

D.违反合同解除

7.法律程序分析

7.1.下列哪一项属于法律程序的起始阶段?

A.调查取证

B.起诉

C.开庭审理

D.执行

7.2.下列哪一项属于法律程序的终结阶段?

A.调查取证

B.起诉

C.开庭审理

D.执行

8.法律规范应用

8.1.甲公司因拖欠乙公司货款而被起诉,下列哪一项属于法律规范应用?

A.甲公司承认拖欠货款

B.乙公司提供证据证明甲公司拖欠货款

C.法院判决甲公司偿还货款

D.甲公司履行还款义务

8.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律规范应用?

A.甲公司承认拖欠货款

B.乙公司提供证据证明甲公司拖欠货款

C.法院判决甲公司偿还货款

D.甲公司违反判决,不履行还款义务

答案及解题思路:

1.1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