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期中总结介绍.docx

发布:2017-05-16约1.09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密……………………………………………….封………………………………………………..线………………………………………………………………………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期中总结 姓名: 王丽 学号: 201307010076 班级:生科2班 绪论 一.生理学 1.生理学: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及高等动物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细胞和分子水平 组织和器官水平 系统水平 整体水平 3. 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二、内环境稳定是细胞功能活动的基本条件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 (一)内环境和稳态 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稳态 :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细胞内自稳态是细胞实现功能的基本条件 三、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 (2)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 (3)结构基础:反射弧 (4)特点:迅速、精确、短暂。 2.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体液调节: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 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激素(hormone ): 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化学媒介。 激素的作用方式: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神经-体液调节:在人内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接受神经的支配,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传出部分,这种调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1)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2)特点:调节幅度较小 (二)机体稳态的反馈调节 反馈(Feedback ) :受控部分反过来调节控制部分的过程。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减弱,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号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增强,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正反馈生理意义: 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加快并发挥最大效应。 第二章 细胞膜动力学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概述 细胞膜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间镶嵌着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细胞膜蛋白 :表面蛋白,结合蛋白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 (一)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指脂溶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单纯扩散扩散量的影响因素:(1)膜两侧的物质浓度差(2)通透性 (二)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1.易化扩散 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1)经载体易化扩散特性: ①结构特异性 ②饱和现象 ③竞争性抑制 (2)经通道易化扩散 2.主动转运 指细胞通过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1)原发性主动转运:指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梯度或 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 钠泵的活动生理意义: ①?细胞内高K+,是胞浆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 ②?膜内外Na+ 和 K+ 的浓度差,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前提条件。 ③Na+在膜内外的浓度差也是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 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三)胞吞与胞吐 大分子物质乃至物质团块需要借助于细胞膜的“运动”,以出胞或入胞的方式完成跨膜转运。 第三章 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 第一节 细胞膜的电生理 一、静息膜电位的形成和维持 (一)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特点: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如果规定膜外电位为0mV,则膜内电位都在-10~-100mV之间。 极化(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内外两侧所保持的外正内负状态,称为膜的极化。 (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1.静息电位的产生条件 (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