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大班教案15928.pdf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环保教育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回收利
用”,详细内容为“变废为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废
物的概念,学会将身边的废物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培养幼儿的环保
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废物利用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学会基本的废物分类方法,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简单的废物利
用作品。
3.培养观察、想象、创造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废物分类及利用方法的掌握。
重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废纸盒、废塑料瓶、废报纸、剪刀、胶水、颜料等。
2.学具:每组一套废物材料,包括废纸盒、废塑料瓶、废报纸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废物,讨论废物
的处理方法。
2.讲解:讲解废物的概念,介绍废物分类的方法和废物利用的实
例。
3.实践:
a.演示:利用废物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b.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废物利用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
1.大“变废为宝”
2.副“废物利用,从我做起”
3.内容:
a.废物分类方法
b.废物利用实例
c.环保意识培养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利用身边的废物制作一个手工作品。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
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2.拓展延伸:
a.课后组织一次“废物利用”主题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
作品。
b.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废物利用活动,共同提高
环保意识。
c.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环保活动,亲身体验环
保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实践环节的操作
3.板书设计
4.作业设计
5.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难点:废物分类及利用方法的掌握。
说明:废物分类及利用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对于大班幼儿
来说,理解废物分类的概念和掌握利用方法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动的实例、直观的操作和形象的讲解,帮
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这一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说明: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本节课
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废物问
题,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实践环节的操作
1.演示环节:教师应选择简单、易于操作的废物利用实例进行演
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废物利用的过程。
a.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讨论废物利用的方法。
b.及时发现并解决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三、板书设计
1.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板书中的废物分类方法和利用实例,应结合实际教学进行调整
和补充。
3.板书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四、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利用身边的废物制作一个手工作品。
补充说明:作业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同时,作业难度要适中,确保幼儿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
2.答案:略。
说明:作业答案不固定,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实际情况
进行创作。
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a.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b.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幼儿的学习需求。
c.幼儿在实践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
2.拓展延伸: